6月15日,伊朗内政部长纳贾尔宣布,被视为温和保守派的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第十一届总统。在总计3670余万张选票中,鲁哈尼赢得1860多万张选票,得票率为50.71%。本届选举投票率为72.7%。
多数舆论认为,无论谁最终当选总统,伊朗的外交政策和核谈判立场都不会改变。因为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内政外交的调整最终还需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确定,伊朗的基本政策很难因为新总统上台发生较大改变。这也意味着,任何人上台可能都无法就伊核政策以及与西方紧张关系作出调整,那么伊朗仍会面临来自一些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严峻的经济现状将很难改观。
可以看到,一年多以前,美国对伊朗的能源与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对伊朗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在金融方面,制裁导致伊朗基本被排除在全球银行体系以外,伊朗货币里亚尔在过去两年内贬值高达80%。在贸易方面,伊朗的石油收入大幅下降,其他贸易也中断;由于货币疲软导致一些进口产品价格飙升,一些使用进口原料的工厂关门,就业受到打击,失业率超20%。在经济方面,伊朗国内变得日益穷困,通胀率超45%。在石油收益方面,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此前占总出口的四分之三,2012年因为制裁而大幅下滑,随着美国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伊朗油气出口可能进一步下降。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3年1月伊朗日石油出口可能已降至100万桶以下,比2011年底时的日石油出口220万桶大幅萎缩,导致伊朗去年损失400亿美元收入。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最近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力度,首次直接将伊朗货币里亚尔作为制裁目标,新制裁措施将针对促成大额交易来买卖伊朗里亚尔的金融机构,以及促成汽车零部件出售或转让交易的金融机构。
毫无疑问,伊朗核问题是美国打压伊朗的切入点,可以认为,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会对伊朗经济和社会构成慢性的杀伤力,这会比军事打击更严重,石油行业的不断下滑将使伊朗在核问题上的谈判筹码所剩无几。从长远来看,提振经济、改善民生,更加开放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是伊朗新总统应该考虑的议题。
鲁哈尼当选后在国家电视台发表的演讲中承诺,将力挽伊朗经济,组建一个“充满智慧和希望”的政府。鲁哈尼表示,他决心改善伊朗同国际社会的关系,誓言要和美国恢复自1979年断绝的外交关系。在伊核问题上,鲁哈尼采取实用主义立场,认为好斗无益于伊朗人民,表示不会向西方要求“低头”,但是决心寻求“同世界进行建设性互动”,其中包括争取解除严重损害伊朗经济的国际制裁。美国白宫15日也发表声明说,为了给伊朗核问题找到外交解决方案,美国依然愿意同伊朗政府进行直接接触。
那么,伊朗新任总统能否真正改善美伊关系?伊核问题走向如何?将可能产生哪些其他影响?
目前来看,伊朗核问题真正的关键是美伊是否有改善关系的意愿。有分析认为,鲁哈尼当选对美伊关系没有大的影响,美国也不会因为鲁哈尼当选而减轻对伊朗的制裁。当然,温和保守派力量,特别是鲁哈尼当选总统,可能会在伊朗核问题的多方会谈上取得一些突破。但不管怎样,美伊关系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长期“吵架”但不“打架”,然后大家都在背后玩一点小动作。
对于中国而言,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沙特。在中国的全球能源安全战略布局中,伊朗是一个重要国家。中国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投资很大。既然伊朗对于中国的石油安全如此重要,那么面对伊朗潜在的变局,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就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最重要的是,不管城头如何变换大王旗,不掺和政治只埋头做事的人总是会受到各方欢迎。如果美国保持对伊朗施加一定的压力,那么伊朗当前政府就会比较稳定,政策也不会出现大的调整,对于来自中国的石油投资,伊朗会非常乐于接受。而如果美伊关系改善,那么伊朗改革派就有可能抬头,不过“和平与发展”总是不变的时代主题,因此,伊朗仍然会乐于同中国进行石油领域合作。毕竟中国和伊朗之间没有宗教和历史冲突,这是未来最有可能的两种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