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家出走为哪般?

时间:2013-01-11 07:21来源: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妈妈虽然爱我,但经常‘嚼’我,比如我要零花钱、考试没考好,她就一个劲地责怪我,我越来越烦她,所以很想出去‘清静’一下。走的时候也有点报复的心理,想让家里人担心着急。”

  “6岁时我就一直跟父亲生活,他工作忙,很少管我,更别提同我聊天了。我离家出走,表面上是跟爸爸怄气,但其实是我觉得在空荡荡的家中和在外面没什么差别了。”

  两个学生的QQ留言,不经意间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孩子离家出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让他们下定决心走出家门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想“考验”一下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的是为了逃避繁重的学习压力,还有的只是和父母负气后的报复……记者 海小燕

  现象:离家出走多在年少时

  A、逃避压力型:“学习太累了!”

  13岁的坤坤眉清目秀,从外表无法想象这个老实稳重的初一学生刚刚在离家出走3天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脸上看不出一丝的恐惧,当心急如焚的父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之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坤坤这3天的去向。

  “我就是在外面打了3天工,老板每天给我50元钱,晚上我就去网吧包夜,就这样……”坤坤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这可让如发疯似得找了3天坤坤的妈妈何女士泪如泉涌,“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想吃什么了妈妈给你做……”还没等何女士说完,“哐”的一声,坤坤甩手关门,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何女士看着自己的儿子出走后回到了家中,在担心之后多了份欣喜,“这孩子还知道外面的日子不好过,还知道回来。”何女士告诉记者,分析孩子出走的原因,是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太高,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出走,就是为了逃避学习的压力。

  何女士说,坤坤上小学的时候是班上的好学生,可是到了初中,成绩就开始下滑,看着儿子从入学成绩第二名加入到班上的中下等行列,何女士有点不甘心,于是,坤坤面对的就是妈妈的质问和唠叨。“我就担心这初中的课程一旦落下来,那高中肯定就没戏了,每天他做作业时我就在身边看着,害怕他不认真做作业,不仅这样,我还时不时在他耳边教育他,让他长长记性,好好学习,没想到,这种方式让他感到了压力,居然离家出走,这下我可什么也不敢说了,生怕哪天他心情不好,又出走了。”何女士一脸的愁容。

  B、逃避惩罚型:“怕爸妈打我!”

  许多时候,理解比说教更让人感动,宽容比惩罚的教育效果更有效。

  可可是个11岁的女孩,平时父母对她管教十分严厉,规定她晚上8时以前必须回家,否则就要惩罚。

  就在半个月前,可可和要好的几个女同学去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散场后,几个人又一起吃饭,玩得高兴的可可早把父母的规定忘在了脑后。回到家门口时,才发现已经9时多了,想到自己这么晚回家,肯定得挨训,可可非常害怕。

  在楼下徘徊了很久,就是不敢进去。这时,她想起了好朋友玲玲的家就在附近,不如到她家借宿,明天再回家,爸爸、妈妈的气也许就消了。到了玲玲家之后,可可拿起了电话给父母报平安,电话刚一接通,那头就传出了妈妈凶巴巴的声音:“给你说了多少次,八点之前就回来,看看,看看,现在几点了,不只这样,你还打算夜不归宿了,赶紧回家,回来我再收拾你。”说完,“啪”的一声就将电话挂断了。

  这边,可可已经泪流满面,她想回家,可是想想回到家后肯定会受到爸爸妈妈的责罚,说不定就是一顿皮肉之苦,可可犹豫了,最终她选择了不回家,来逃避父母的责罚。

  C、负气报复型:“把我惹烦了我就走!”

  谁能想象,一个年仅14岁的初中女孩,从小学到中学离家出走3次。

  女孩的名字叫欣欣,从小生活优越,被宠得像小公主,但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在班里是中下水平。“我工作很忙,她妈妈溺爱孩子,脾气急躁,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她妈妈就找到人家讲理,一来二去,孩子与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加之父母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孩子慢慢被宠的不像样子。”欣欣的爸爸说,备受宠爱的欣欣,老师也不喜欢,家访时和他说了不少缺点,他从此对欣欣开始管教严厉。

  一天,爸爸下班回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喧哗的音乐声,原来欣欣把很多同学请到家里,正在开party呢,打开房门,就看见孩子们将房间弄得很乱,零食也被撒在地上、床上都是。一气之下,爸爸把音乐关掉,把同学们全赶走了。

  欣欣非常生气,说爸爸不尊重她,一摔门扬长而去,并且一走就是3天。这期间父母把可能去的所有地方找了个遍,却没欣欣的影子。3天后,欣欣回来了,但对于自己去哪儿了,闭口不谈。还厉声警告父母:“如果你们再对我不好,我还走!让你们永远都找不到!”

  D、缺少关怀型:“没人管我我就走”

  “别拉我!我不走!”在南关一家KTV门前,一个刚走出的女孩被两个人夹持着塞进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乐乐,和妈妈回家吧……”车里坐着的一个中年妇女向女孩苦苦劝说着,她是女孩的母亲张女士,和几个朋友在这里守候已经两三个小时了。

  张女士讲到女儿因为常挨自己打骂,宁可在KTV打工也不回家时,泣不成声:“女儿,你快回来吧,妈妈再也不打你了……”张女士的女儿乐乐今年还不满16岁,曾经两次离家出走。

  乐乐小时候是一个乖巧懂事的漂亮女孩,张女士对她疼爱不已。几年前,当乐乐升入初中时,张女士做起了服装生意,开始疏于管教孩子。2011年冬天,乐乐趁家中没人,深夜去网吧上网,接连两天晚上没有回家。张女士把乐乐找了回来,大声打骂她。第二天,早晨就离家出走了,后来张女士通过同学找到了女儿,回家后开始限制她的一切行为。

  这学期一开学,张女士把乐乐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就读。4月的一天深夜,乐乐和同学一起到KTV唱歌。张女士得知后赶到学校,大骂了女儿一顿,然后把她接回家。刚回家,乐乐的父亲狠狠的一脚踹倒了女儿,挥起拳头就打,乐乐哭着倒在地上。

  张女士也不问青红皂白,上前举起拳头狠命地捶打女儿的后背。挨打后的女儿流着眼泪默默不语……从此张女士不让女儿住校,天天接送她上下学。在家里她总是打骂女儿,每天都抓住她的缺点说个没完。“他们只顾着生意,根本不管我,我在家里和外面没有什么两样,既然没人管,我还不如出走。”乐乐告诉了记者自己出走的真正原因。

  E、耳根清净型:“每天吵吵吵都快烦死了”

  “吵吵吵,你们再吵,我就离家出走了。”这是15岁的文文出走前的最后一句话,当初文文的父母并没有想到孩子真的会离家出走,可是,现在看来,出走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了文文身上。

  2天后,文文回到了家中,当妈妈问起他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妈妈,这两天一直住在同学家,问起出走的原因,文文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和爸爸再吵架,我就离家出走,你们根本没听进去,还是一个劲地吵,那我就说到做到,离家出走呗。”

  听到文文这样说,妈妈才意识到夫妻吵架居然能给孩子带来这样恶劣的影响,“我和他爸爸的脾气都不好,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有时候吵得很凶,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原来,他说离家出走就真的出走了。”文文妈妈说到孩子出走的原因,一脸的愧疚。

  “他俩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真的快受不了了,做作业老出错,连睡觉做梦都是他俩在吵架,我在家里一刻也不得清闲,而且我已经警告过他们如果再吵架,我就离家出走,可他们并没有在意,还是一个劲

  地吵,那我就出走躲清闲,让耳根清净几天。”文文说,爸爸妈妈吵架让他很受伤,在同学家的两天,他感觉很轻松,因为耳边没有父母吵架的声音。

  调查:孩子不愿说 家长不愿听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并不少见,兰州第十二中学张润老师说,班上经常有学生离家出走,父母就会跑来和他沟通。

  “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班上的学生刘凯先后离家出走四次,每次出走的原因看似很简单,背后其实是沟通障碍的鸿沟,刘凯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他的父母也不愿意倾听。刘凯说:‘只有朋友理解我。’”张老师说。

  “虽然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不一样,但这些出走案例中普遍存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说’和‘听’。现实生活中,多数时间是家长在说,孩子只是听众。其实,角色应该反过来,让孩子多说,家长要多听,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只是参考不是命令。” 张老师说。

  张老师说,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慢慢开始变得复杂,但他们的心却非常柔弱、敏感。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认可,但不少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最多的是否定,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学习,家长要求孩子毫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意愿。这个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想法和家长的意愿相悖,许多孩子就会选择伪装自己,表面上听话,内心对抗。更有甚者,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或者选择其他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家长应该改变教育观念,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想法,只有改变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成为朋友。”张老师说。

  专家:出走是一种反抗情绪

  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怎样预防和解决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记者向专家请教了这个问题。

  兰州大学苏云教授认为,对于心智健全的孩子来说,选择离家出走是他们反抗严格管理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寻找制约家长的方式。而13岁至18岁的孩子反抗方式是:厌学、离家出走、早恋、加入不良团伙。孩子为什么要反抗家长?因为许多家长总想用各种方法来控制孩子,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果家长用民主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真正和孩子交朋友,而不是过分严厉或放纵的方式,孩子也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就越强,逆反心理是他们成长的本能要求。

  孩子离家出走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自由。一个人物质上的要求是有限的,而精神上的欲望是无限的。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使孩子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没有责任感。

  “可以理解,孩子生活在严格的、刻板的、枯燥乏味的环境中,自然会向往外面自由的境地,如果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过分满足,孩子的学习就没有动力,加上学习能力上有一些困难,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厌学是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苏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相当敏感,耐挫能力太差,他们以为出走就可以回避困难和竞争,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成熟、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因此对孩子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很关键。

  那么,孩子回家后该怎样对待他呢?“家长往往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只有对他们更好。但这正是孩子所需要的效果,处理不好许多孩子会效仿这样的行为。”苏老师说,当孩子回来后,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让孩子真正了解生活的艰辛和外部世界的真实面目,同时让孩子觉得家更温暖、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西关:社区小课堂:为孩子打开“大世界”
  • 城关工商赴会宁献爱心107位山区孩子穿着新棉衣回家
  • 城关消协温馨提示:为孩子报班参加学习培训要谨慎
  • 公用自行车成孩子们的玩具
  • 社区搭平台 孩子显身手
  • 流动儿童之家让农村孩子温暖的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