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元餐费,“三公”公开的焦虑

时间:2012-08-24 07:23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财政局在一家鲍翅馆的5万余元餐费转账支票引发热议。网友称财政局一次性消费5万元餐费,超过政府接待消费标准。对此当地财政局回应称,支票属实,但5万元为接待15批次来客的累计支付费用。涉事饭店回应称财政局未点鲍翅(8月22日《新京报》)。

  5万余元一餐,引起“众怒”;“换成”5万余元15餐,公众倒是能容忍。不知道余姚市财政局是实话实说还是化整为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巧妙地运用了“量变质变规律”。公款接待一餐二三千元,已在公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或者说没有突破“量变”,相安无事;一旦明显超标,达到或超越“质变”的临界点,公众便无法“克制”,就会质疑,甚至“炮轰”。

  化整为零只是小伎俩,做假账才是“大智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说:“现在我们公款吃喝,有几个不喝茅台的?”“这些钱从哪里来?都是通过做假账解决。”不合理以及违规消费,只有通过做假账、假发票入账报销。这样的财务公开,甚至是“三公”经费公开,难免“有点假”。在“三公”公开不可逆转时,虚假元素、虚假基因最可能“乘虚而入”以假乱真。

  制度规范“有点烦”,一直难以堵住公款吃喝这张嘴。我们试图从健全制度规范来解决公款吃喝,比如,“三公”经费公开,财政预算制度的改进改革等。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发票上做手脚,甚至做假账、假发票,将化零为整、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等全部“吃”进嘴里,从而弱化了制度的透明度,虚化了规范的严肃性,削减了公众的监督力。政府向来倡导“餐桌文明”,提倡理性消费,可恰恰“宽以待己”,与其说是因为嘴馋,倒不如说是源于点子多、脑子灵。

  5万元餐费,“三公”公开的焦虑。“三公”公开进行时,可是公众看到的并非都是眼见为实。一方面需要公开“细化、细化、再细化”,另一方面是“后公开时代”三公品质的塑造。有人提出:在致力于打造透明政府的大背景下,“三公”经费应该同时具备“公开、公正、公信”的新品质。当公开“三公”达成政治共识之后,“三公”必须秉承公开的原则,追求公正的目标,开创公信的未来。王旭东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以“四力”夯实乡村振兴成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