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读到媒体关于“地沟油”变航油的新闻,既喜悦,又感觉须作出相应对策。
喜悦的是,人类的循环经济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个表现是,人见人怕的“地沟油”,居然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航空燃油。消息告诉我们: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就将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
“地沟油”实际上分为几种,包括从下水道捞上来的油,餐饮、企业加工食品方面的煎炸老油,还有就是餐饮企业用餐后过滤出来的泔水油。而用来转换成航空燃油的这部分油几种都包括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废弃油中含有大量动物油脂,这些油脂在经过提纯、化学反应等特殊处理后,可以加工成为0号生物柴油,这一工艺在上海一些企业均可完成。进一步处理后,可使其燃烧值等指标达到飞机燃料油的标准,生产成为航空生物柴油。而恰恰是这个“进一步处理”,即从生物柴油转化为航空燃油,中国缺乏核心技术,于是,就有了中国向荷兰相关公司出售“地沟油”的贸易。
中国有“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的工厂,而再进一步,生物柴油变成航空燃油,还需要经过两道技术,质量技术加工和催化系统,相关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与荷兰的合作,期望引进技术,扩大合作范围,以后或能够在中国直接完成“地沟油”变航空燃油的生产过程,直接向航空公司提供燃油。现在的问题是,收购“地沟油”的油量不够,这家公司每年都没有达到1万吨的处理量,导致该公司7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我们的对策在哪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监督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遇到“地沟油”的处置问题,一次人大的专题询问中,亦说到了这个问题,说得在座的人士十分纠结。因一些餐饮单位暗中将“地沟油”交给地下收购者,可以获得一点收益,并形成“地沟油”处置的“地下产业链”,而正常的、有关部门的收购反而要餐饮单位出一定的费用,显然,资金的“一进一出”,“利益驱动”使得“地沟油”的正常收购变得“不正常”了。就此,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建议,为了不使得“地沟油”流入餐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供财政补贴,鼓励回收“地沟油”,并建立收购的监管制度。
现在,有了“地沟油”变航油的“柳暗花明”之路,我们也有“地沟油”变“生物柴油”这种“半航油”的技术和工厂,还在设法引进技术和专利完成“地沟油”飞上天的“蜕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加紧构建“地沟油”处置产业链和监管网络,变废为宝,正当时啊!我们预期,只要多方努力,上海能在“地沟油”问题上实现“循环经济”的惊喜一跃,以后吃油条、上小馆子,不用担心吃进“地沟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