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情人节过得有声有色,达到投资与过节并举、省钱和浪漫齐收?钱包和大脑都要鼓足干劲 ]
情人节送什么礼物?这恐怕是恋爱中的男女最近或多或少都会思考的问题。宅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笔者投其所好打开淘宝网,一搜索就找到“情人节”相关物品1721770件,不得不感叹,现如今挑选一件称心如意的礼物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太多的选择和没得选择无异。
在眼花缭乱又“压力山大”的节日前夕,如何把情人节过得有声有色,达到投资与过节并举、省钱和浪漫齐收?钱包和大脑都要鼓足干劲。
理财产品:噱头全在数字上
近日,针对情人节期间的理财市场,某银行推出了一款情人节理财产品,其中蕴含99和52等数字,成为节日送礼的一大噱头。
记者从该银行了解到,这款“情人节理财”产品,包含99天的投资周期及5.20%的预期收益率,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起点投资金额为52000元,追加投资本产品的起点为1万元,并以人民币1万元的整数倍数递增。该产品预约购买期为2012年2月8日至2月14日9:30之前,开放申购日及预期收益起始日为2012年2月14日。
银行方面推出了噱头,消费者也毫不吝情地对号入座。在该银行北京某支行咨询这一理财产品的陈先生表示,首次投资起点金额为52000元,预计年化收益率5.20%,这些数字“520”都与“我爱你”谐音,而投资周期恰巧为99天,也寓意着双方爱情的长长久久。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产品推出以来有不少消费者前往柜台问询,其中多为白领。
其他银行方面,记者致电一些银行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该行目前虽有多项理财产品在售,但并没有专门以情人节为促销口号的产品。
根据Wind数据,全国范围内以“情人节”为主打的理财产品仅此一个,而募集期与之相同,即2月8日至2月14日的全部理财产品则达到109个。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当情人节礼物,恐怕也是不少消费者想所未想的。陈先生表示,虽然该产品噱头十足,但是与其说是礼物,不如说是给女友的慰问红包。陈先生坦言:“就算买了这个产品,其他小礼物还得照送不误。”
黄金珠宝:重在保值
正如某名牌珠宝的广告语所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黄金珠宝在保值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商品无与伦比的优势,选择黄金珠宝首饰作为情人节礼物,不仅能博得女友的芳心,还能给双方带来一笔“固定资产”。
去年以来的黄金市场一直很火热,金价节节攀升。今年春节期间黄金市场的表现也是一片热火朝天,导致现在的金价仍处于较高的位置。
2月8日,国际金价一度“站”到每盎司1751.64美元的高位,黄金市价也升到每克432元。但是节日前夕,各大品牌仍旧争先恐后地开展珠宝促销。不少商家打出镶嵌类珠宝1000减200、镶嵌类珠宝5折、黄金(不含金条)每克立减30元、镶嵌类珠宝每99元减50元等口号,吸引顾客的眼球。
从往年的情况看,消费者对黄金的需求在春节期间已基本消耗殆尽,因此节后一段时间,购买黄金的顾客相对较少。但今年随着情人节临近,情侣购买金饰的数量增加,购金热潮可能又将降临。
购买黄金珠宝当礼物是否也是一项投资?康宏财富投资首席理财顾问涂蕙认为,以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购买黄金与其说是在投资,不如说是在避险。涂蕙表示:“目前黄金的价格也不算低,增值空间有限,消费者购买黄金当礼物,更多是寻求避险保值。”
至于保值能力方面,业内人士建议购买千足金首饰。同时在选购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以确保首饰的价值。长期以来,制作千足金首饰一直使用熔接焊料,熔接焊料的使用造成了首饰整体含金量的不足。目前市场上也有无焊千足金,消费者购买时可以无焊作为购买依据。
奢侈礼品:消费大于投资
无论是服装定制还是旅行定制,对于高消费群体来说,私人定制的生活已经风行了一段时间。而不管是定制服装还是定制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之旅,消费的意味还是比投资大,定制的产品确实也没有多少增值的空间。
以西服定制为例,定制一套商务西服大概需要45个工作日,价格也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加上衬衣和鞋子,价格更是直线上升。而一套这样的定制服装,由于和个人身高尺寸息息相关,也很难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可以再转手。
不少消费者把目光投到高档手表与名牌包上。近日,多个电商网站开辟了“情人节”手表专区,对外声称的折扣从4.6折到9折不等。以天梭表一款经典系 列机械男表为例,某电商声称市场价6200元,现以4814元的折价出售,而另一家则标价为折后5084元,差价近300元。名牌包市场也是品类繁盛,应 有尽有。
选择这些礼物是否也能作为一项投资?涂蕙认为,以手表或者名牌包作为情人节礼物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产品的升值空间并不大,原因在于消费者很难买到限量版的产品,非限量版的产品只能算是高价消费品,算不上投资。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以奢侈品作为赠送礼物的消费者大多并不介意商品以后的增值空间,所以虽然投资价值不大,但是奢饰品礼物市场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
爱情保险:赠给爱人更合适
对于还未“持证上岗”的情侣来说,选择爱情保险,需要多注意与保险公司的沟通,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可保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