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股民投资靠自己研究
中国股民爱打听消息,爱寻找内幕,这几乎是大家对于股民的原始印象。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股民们投资决策基本靠自己。在具体投资的主要依据中,选择“依据自己长期跟踪研究”的占到49%,另有15%选择“凭自己的感觉”。而依靠“小道消息”、“亲友推荐”、“股评推荐”、“报刊杂志文章”的总共也只有37%。可以说,中国股民的投资依据表现了相当的独立性 。
更让人惊异的是,在我们接触的个体受访者中,对于“消息”、“荐股”的排斥心理非常强烈。
“像我们这种老百姓,消息到了我们这里,谁还能不知道。”在浙江杭州一家营业部开户的“毛老师”跟记者说,自己1991年入市,就立下了三个规矩:不做黑市、不听消息,不搞透支。“大户室里也经常会有人对我说,‘毛老师,我有内幕消息,我们到马路对面去说’,我理都不会去理。”
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的“方老师”则坦言,自己之所以现在能做到“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主要还是以前听消息“吃了一点亏”。
“我们股民面临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你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已经在盘面上反映出来了。”北京受访股民刘先生表示,由于很难获得一手的可靠信息,他做股票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分析。
刘先生的观点也在调查中获得了验证。调查显示,进行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上,38%的股民们偏爱技术分析,28%的股民依靠基本面分析。而没有固定方法,“看市场时机随机投资”的股民也占到了32%。这也表明,股民投资的随意性依旧不小。
“其实在我们营业部里,一些老股民都有自己的独家本领。”申银万国[2.20 4.76%]新昌路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有股民关注到一些股票会在12月底因各种原因被抛出,而在1月初的时候被接回,如果这类股票在年初放量,那么可能就会成为全年炒作的焦点。“这些都是老股民们几十年做下来的经验。”
仅三成多股民关注上市公司信披
读书看报,天天向上,这也是中国股民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群体。
调查显示,股民们的投资知识主要来自于自学。在“知识来源”中,41%的股民选择“书本知识的自学”,20%的股民选择“报刊杂志的文章”,而“亲朋好友介绍”只占17%。
“股评家讲解”和“各种讲座”合计不过17%,这也说明,机构和专业人士在各类场合的谆谆教导虽然热闹,但前去捧场的股民基本是“打酱油”的。
“我当年就主要是看书。”股民“毛老师”说,自己当年曾在复旦大学教书,但股市初开,谁都没有足够的知识,“1987年美国股灾闹得很大,报纸上写多少亿的美元化为灰烬,我们都不是很理解。我们这些大学教师,还是读经济的,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自己炒股了,到处借书买书,出版社出一本我就买一本。”
股民印先生回忆说:“当年一个台湾人写的《股市24经》对我影响至深,书里说连拉三个涨停板的股票,你不要去买,因为人家获利已经丰厚;连跌三个跌停板的股票也不要去买,因为公司出了问题。如果挣了10%以上,你要慢慢减仓。”印先生说,这本书指导了自己几十年的操作。
不过,尽管股民们酷爱自学,但是对于各类上市公司信息所做的“功课”却略显不足。在对上市公司信息关注程度中,60%的股民选择“一般”,选择“很关心”的只有34%。在不太关心上市公司信息的股民中,“觉得没用”的占了37%,“认为信息不可靠”的占了33%。
这一点或许会督促A股上市公司真正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公平与“含金量”,而不是事先透露给“老鼠”们,或者在股价已经大涨或大跌后,才姗姗来迟公布重大信息。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