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教授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是指冠状动脉闭塞3个月以上,造影时发现前向血流TIMI零级的病变。如今,随着心脏介入医学的发展,逆向导丝技术使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使CTO已不再是介入治疗的禁区。
放弃治疗的CTO患者有了希望
随着心脏介入医师经验的积累和介入器械的改进,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中逾80%的患者进行了支架植入手术。该类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较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显著降低。
这项手术目前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中,许多以前认为是禁忌的复杂或高危疑难病变,由于介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已不成为禁忌,如左主干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等。但是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仍然是横亘在心脏介入医师面前的一座大山,其手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
2006年,日本医生在国际上首先采用高超的逆向导丝技术,使CTO的介入手术成功率有所提高,使过去因不愿接受搭桥手术而放弃治疗的CTO患者有了新希望。
侧支循环良好是必要条件
逆向导丝技术是近两年来引进我国的一项新技术。一般情况下,介入手术是通过正向导丝技术而实现的,即导丝从病变血管的开口进入由近端通过病变到达远端。逆向导丝技术是指当正向导丝技术失败难以通过闭塞处时,利用一种特殊的导丝由另一条血管进入(这条血管必须和闭塞血管形成良好的侧支循环,而且侧支血管足够大),经这两条血管所形成的交通血管,由闭塞血管的远端逆行通过闭塞病变到达病变血管近端,再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对CTO病变进行处理。
逆向导丝介入技术适用于正向导丝通过病变困难且逆向侧支血管良好的CTO病例。该项技术的展开,使那些因CTO病变不能进行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免去了搭桥手术。
逆向导丝介入技术是冠脉闭塞病变开通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很高,其必须是能熟练掌握各种正向导丝介入治疗技术的心内科医生,而且对医生的放射损害较多。因此目前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和医生还很有限。
并非所有CTO患者都能做
逆向导丝技术的禁忌症为所有冠脉介入治疗共有的禁忌症,包括以下几项:
1. 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者。
2. 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3.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患者。
4. 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患者。
5.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6. 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7. 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和耐受该项检查者。
8. 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目前,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禁忌症是相对的,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某些病人如碘过敏试验阳性、心律失常等,也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当然,“病变血管必须与另外一条血管形成良好的侧支循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此项技术无法进行。
链接:
导丝操作技术的提高、逆向导丝技术的应用,已把CTO介入的成功率提到新的高度。展望将来,随着一些高科技的融入,如三维导航的使用,CTO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关必在不久的将来被彻底攻破。目前国内逆行导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该类技术的医疗机构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医院。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