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甘肃敦煌,阳光普照,天空湛蓝如洗。在敦煌市城区向西20多公里处,22个国家的30位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走进位于戈壁滩上的敦煌光电产业园区,感受绿色发展实践。
6月6日,外交官们在敦煌光电产业园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什么是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发电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里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在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吸热塔前,外交官们对中国新能源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表现出极大兴趣,在不断提问的同时,还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震撼场景。
这里被称为戈壁荒漠上的超级光热发电站,占地面积相当于780个足球场,由1.2万面镜子组成。
每面镜子采光面积为115平方米,以同心圆状在地面排列,如同向日葵般追逐太阳,将阳光反射汇聚到圆心一座260米高的吸热塔顶端。在那里,熔盐被加热到500摄氏度以上,之后通过高温熔盐发电。
白天存储的高温熔盐可以在夜晚继续发电,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将绿色能源不断输往中国各地。
“太神奇了!戈壁滩上原本寸草不生,但中国人却充分利用了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让一切不可能变得可能,让戈壁滩充满生命气息。”佛得角驻华大使阿林多·多罗萨里奥对敦煌“超级镜子发电站”赞叹不已。
“和中国一样,佛得角也有大量的风光能源。近年来,中国有能源公司和佛得角合作,建立了多个能源项目,不仅有效利用了风光资源,还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阿林多·多罗萨里奥希望持续加强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
敦煌市委书记石琳介绍,敦煌既是丝路重镇,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不仅拥有鸣沙山月牙泉大漠奇观、石窟壁画艺术宝库,同时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光热资源,是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发展光伏产业潜力巨大。
“斯洛伐克也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期待未来能与敦煌等中国城市加强合作。”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对敦煌的光伏产业印象深刻,对中国在光照充足地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表示赞赏。
乘车行进在敦煌市区,一排排头顶光伏板的太阳能路灯引起外交官们的注意。“这些路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照亮夜幕中的敦煌。”陪同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敦煌市城市和农村公交车都使用新能源车辆,地热能源入酒店宾馆促“冬暖夏凉”、电暖炕进村入户保障冬季取暖……绿色发展理念已完全融入敦煌这个极旱之地,渗透到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外交官们看来,中国尤其是敦煌充分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成功做到了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认为,在戈壁滩上“种太阳”的奇妙实践,既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又产生了经济效益,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石琳表示,敦煌正着力打造以新能源、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期待与更多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