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陲牧歌起新声

时间:2023-02-25 12:4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几个世纪以来,游牧一直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每年10月,塔城地区的牧民会赶着牲畜来到巴尔鲁克山南坡,挨过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直到来年3月底才转场到春牧场。
  
  近年来,这片冬牧场的牧民们家家户户购置了摩托车、小轿车,看上了卫星电视,用上了智能手机。昔日的煤油灯或蜡烛也已被太阳能发电装置取代。他们日益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新疆牧区持续推进的生动写照。

  
  巴尔鲁克山南坡的冬牧场景观(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除标注外,图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虎虎摄)  
  
  中国西陲,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之间,巴尔鲁克山呈东西走向,横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托里县。
  
  “巴尔鲁克”,山如其名,“美丽、富饶、无所不有”。山脉北坡起伏明显,降水相对丰富,草原植被生长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山之南,冬季风雪较小、阳光充足,是塔额盆地最重要的冬牧场。
  
  几个世纪以来,游牧一直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每年10月,塔城地区的牧民会赶着牲畜来到巴尔鲁克山南坡,挨过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直到来年3月底才转场到春牧场。
  
  过去的冬天,大雪封路,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这个冬牧场犹如一座“孤岛”,几乎与世隔绝。牧民不得不备足半年的生活物资,比如耐存放的土豆、洋葱、塔巴馕和风干牛肉等。
  
  近年来,这片冬牧场的牧民们家家户户购置了摩托车、小轿车,看上了卫星电视,用上了智能手机。昔日的煤油灯或蜡烛也已被太阳能发电装置取代。他们日益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新疆牧区持续推进的生动写照。

  
  牧民在冬牧场上放牧(2月13日摄)。
  
  冬窝子里的“新生活”
  
  巴尔鲁克山冬牧场距离裕民县城130多公里。眼下,360户872名牧民和10.95万头(只)牲畜正在这里越冬迎春。
  
  当第一缕阳光爬过巴尔鲁克山的雪峰,牧民赛力克别克·托开西赶着他的230只羊去草场,然后回到自家“冬窝子”(牧民对冬牧场的俗称),在暖炉旁喝奶茶、玩手机。新疆现代牧民在“冬窝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赛力克别克的“冬窝子”位于巴尔鲁克山的一处山坳。
  
  一山连着一山,群山环抱相交处,向阳、无风、薄雪,这是牧民选地修建“冬窝子”的秘诀。但若非熟悉牧民居所的乡镇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是绝无可能找到一户牧羊人家的。
  
  两座小山之间,整齐地罗列着房屋、羊圈。山之高足以抵御狂风暴雪,却又巧妙地留有向阳的豁口和通向外界的两条通道。岩石上有着彩色斑纹,记者来访时,春雪初霁,阳光洒在薄薄的雪面上,泛着光斑。

  
  裕民县牧民赛力克别克·托开西在冬牧场上的“三代房”和羊圈(2月10日摄)。
  
  “多年前,我父亲就在这片冬牧场放牧牛羊,30年前他用木头和石块搭建了第一代房子,虽然看起来不漂亮,起码能遮风挡雪。”赛力克别克说。
  
  随着年岁渐老,父亲不宜再过顶风冒雪的游牧生活,便在10年前把牧鞭传给赛力克别克,由他照看家里的230多只羊、15头牛和9匹马。也是在那个时候,赛力克别克亲手建了第二代房,原料同样是木头和石头,只是较“一代房”大一些。
  
  “去年,政府补助一万元帮我盖起第三代房。”赛力克别克的新房采用砖混结构,不但结实,还宽敞亮堂,抗震性和保暖性也大大提高。
  
  如今,老房子已挪作他用,一代房成了牛羊圈,二代房作为存放杂物的库房。新房、老房“三代同堂”,共同见证了赛力克别克家生活条件的变迁。
  
  赛力克别克说,冬牧场地处山区,以前通讯信号不畅、联络不便,自己除了放牧,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更要命的是,一旦有紧急情况,很难及时联系到外面,有时会因暴风雪丢失牛羊,甚至牧民走失的惨剧也发生过。
  
  如今,政府在这里建了电信基站,实现手机网络信号全覆盖。“再也不用满山遍野找信号了,坐在家里就能接打电话。闲暇之时还可以用手机刷抖音,煲电话粥。”他说。

  
  放牧归来,牧民赛力克别克·托开西在暖和的水泥砖房内玩手机(2月10日摄)。
  
  “最好的是,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明天天气情况。”赛力克别克说,当地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牧民微信群里发布天气预报,以便牧民及时应对极端天气,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除了手机信号,柏油路也修到了我家门口。”赛力克别克说,过去,地处深山的冬牧场全是砂石路,加上牧民居住分散,相邻的两户少则相隔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串个门”往往要骑马几个小时。
  
  这几年,当地政府拨专款修建了牧场通往外界的公路,牧民有了“私人订制”的入户公路。多数家庭购置了私家车,“顺风车”也越来越常见。以往在裕民县城和冬牧场之间往返需要四五天,而现在仅需两个小时,孩子寒暑假与父母相聚、牧民进城采购生活用品更便捷了。
  
  这是在巴尔鲁克山南坡拍摄的通往裕民县冬牧场的公路(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转场也逐渐机械化。“以前赶着牛羊转场,要花好几天时间,现在牛羊搭车转场,一天就到了。”赛力克别克说,机械化转场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减少了牲畜在转场途中的损失。
  
  新疆塔城地区畜牧兽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当地牧区机械化转场比例已经提高到30%以上。

  
  羊群在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南坡的冬牧场上觅食(2月15日摄)。
  
  冬牧场上的“守望者”
  
  如今,赛力克别克有个头疼脑热,驾车几分钟就能到六七公里外的冬牧场医疗点看病。在那里,有一位深山牧民深深依赖的健康守护神——叶尔江·库坎。
  
  今年53岁的叶尔江2004年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牧业医院“外派”到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医疗点,每年有长达6个月时间在这里值守。近20年间,他亲眼见证了这里医疗卫生条件的巨大变化。
  
  作为新疆一处典型冬季牧场,山高谷深、路途险峻曾经是牧民求医问药的天然阻碍。上世纪70年代,这里建立医疗点,但囿于落后的交通条件,一段时间内,这里依然缺医少药。
  
  “多年前,牧民生病了靠等、靠熬,熬不住了才出山就医。”叶尔江回忆道,那时候,医生不得不徒步或骑马才能赶到牧民家中送医诊治。而交通、通讯不便,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的情况屡屡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通信便捷、交通顺畅打通了牧民的生命线。”这个冬天,叶尔江驾车将一位因烧羊粪取暖而差点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牧民及时送到县医院救治,挽回了一条生命。
  
  叶尔江介绍,这几年,政府加大医疗点基础设施投入,冬牧场与外界的医疗条件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如今,医疗点常规药品充足,牧民们的慢性病,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常见病都可以实现就地治疗。
  
  “吃了药没?药断了没?有没有其他并发症?”叶尔江还与当地牧业医院的医生、疾控专家一起,常年开展巡诊活动,这是他们对常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时最常问的话。
  
  陪牧民在冬牧场度过冬天之后,叶尔江6月份还要到夏牧场工作,在那里他将继续守护牧民3个月时间。
  
  在巴尔鲁克山冬牧场,不仅有叶尔江这样的牧民健康守护者,这些年还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守望者”。
  
  2022年,这里新建了一座“幸福驿站”,驿站里面配备有餐厅、浴室、休息室、电采暖等多种服务设施。转场途中,饱经风霜的牧民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免费享受桑拿洗浴等各种服务,牧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牧民已经喜欢上这种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叶尔江的医疗室就在驿站旁,这几天,他总能看到牧民三三两两来到这里洗澡。
  
  依托“幸福驿站”,当地政府不定期派遣专业培训队伍来此给牧民免费讲课。教授内容涵盖政策法规、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治等。当地政府还加大牧民技能培训力度,牧民除了传统放牧外,还有了其他增收渠道。

  
  在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牧业幸福驿站,牧民在小教室的流动课堂上听课(2月9日摄)。
  
  记者蹲点采访期间,碰到裕民县技工学校的老师们在冬牧场上巡回讲课。6天5夜,总行程超过1500公里,覆盖牧民500多人。
  
  “牧民的板炕,就是我们的教室,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讲解国家政策。”县技工学校常务副校长高玉鸿介绍,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介学校关于牧民的免费技能培训招生。
  
  根据当地政府乡村(牧区)振兴规划,由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牧民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去县技工学校接受免费的技能培训,结业时颁发相应资格证。培训内容涉及大型工程机械、无人机植保、美容美发、育婴员、客房服务、电子商务等16个专业。高玉鸿说,这轮授课期间,有六七十位年轻牧民询问关于技能培训报名事宜。
  
  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北疆主要牧区推进“幸福驿站”建设,幸福驿站大多建在牧民聚居的牧场中或转场的必经之路,最大限度满足牧区牧民生产生活需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疆地区已建成上百个“幸福驿站”。
  
  此外,冬牧场还设有草料储备库,并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看守、发放。牧民转场至冬牧场前,草料库就备好苜蓿、玉米秸秆等应急储备饲草料。如遇极端天气,牧民可低价申请草料,保障牲畜安然过冬。
  
  去年冬天,当地遭遇十年一遇的大雪,草料库及时将库存近三分之二的草料发放,帮牧民渡过难关。

  
  满载草料的小货车行驶在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冬牧场上(2月13日摄)。
  
  传统牧民的新观念
  
  离赛力克别克的“冬窝子”几公里处,有一家他常去的小卖部。这是58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哈布得拉什么·努素普别克于1998年开办的。
  
  冬牧场上牧民生活越来越“讲究”,消费需求逐步升级,头脑灵活的哈布得拉什么注意到这个改变。他的小卖部从一个小货架发展成为售卖啤酒、饮料、生活用品的约40平方米商店。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总能成为静寂冬牧场上最热闹的所在,包括赛力克别克在内的不少牧民来这里喝酒聊天,卸去一整天的风霜和疲惫。
  
  “家里老人小孩都在定居点过冬,不用再顶风冒雪了。”谈话间,赛力克别克感慨,相较前些年,如今老幼人群随牲畜转场放牧数量明显减少。
  
  与冬牧场上和赛力克别克一样需要多次转场的牧民相比,由于春秋草场与冬牧场相邻,哈布得拉什么省去了更频繁的转场之累,使得他有时间琢磨新的营生。
  
  收购牛皮用来做缰绳、牧鞭,出售给牧民,是哈布得拉什么消磨漫漫寒冬的妙招。他和妻子还买了两台打草机,方便自家在秋季打草储备越冬草料,更重要的是,还能为其他人打草赚取收益。

  
  寒假来到冬牧场上和父母团聚的小朋友们(2月9日摄)。
  
  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开展牧民定居建设工程,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定居点,同时开展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建设,方便老人就近就医,孩子就近求学。越来越多年迈牧民放下牧鞭,享受含饴弄孙的现代化定居生活。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新疆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草原上的牧民也日益重视子女教育问题,期望孩子去各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改变“马鞭一代传一代”的生活。越来越多牧民的孩子与羊群、牧场渐行渐远,选择去迎接新生活。
  
  与哈布得拉什么所走过的崎岖的牧道不同,19岁的小女儿的脚下是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求学路。去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这令父亲十分骄傲。

  
  新疆裕民县牧民哈布得拉什么的小女儿昆树阿克(中)在新疆医科大学办理入学手续(2月18日摄)。
  
  新学期,哈布得拉什么选择亲自送女儿去大学报到,这也是年近六旬的他第一次去600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自己祖祖辈辈都是牧民,女儿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以后的生活会更好。”他满脸喜悦地说。
  
  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他们在夏牧场开起牧家乐,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当地土特产吸引众多游客,实现了从游牧到“牧游”的转变。
  
  这种观念的转变并不仅仅限于北疆牧区。远在东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牧民的观念也在改变。
  
  这个冬天,大部分牧民下山进城,但当地大学生驰娜尔却留在旧居“冬窝子”,用最新潮的方式展示家乡之美、记录家乡之变。

  
  大学生驰娜尔身着盛装翩跹起舞,录制短视频。受访者供图
  
  她用手机拍下一段段视频,和网友分享“冬窝子”的生活场景和家乡的山川雪原。在她的视频里,既能看到传统转场的延续,也能看到硬化牧道取代了羊肠小道,牛羊搭上了汽车,牧民在城里也置了新房。

  
  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牧区大学生驰娜尔(中)在冬牧场上拍摄关于牧民生活的短视频。(受访者供图)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新时代中国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是这么方便,有太阳能,还有无线通信。”驰娜尔期盼有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新疆的山水风情和牧民的新生活。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尚升、胡虎虎、张瑜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