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至317人。
此次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8人涉及九大类98个非遗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13人涉及《汗青格勒》等13个项目;传统音乐类8人涉及“花儿”(七里寺“花儿”会)等8个项目;传统舞蹈类6人涉及土族於菟等5个项目;传统戏剧类2人涉及藏戏(黄南藏戏)等2个项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5人涉及浩门走马等5个项目;传统美术类18人涉及河湟刺绣等9个项目;传统技艺类39人涉及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等39个项目;传统医药类5人涉及尤阙疗法等5个项目;民俗类12人涉及嘉洛婚俗等12个项目。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此次我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截至目前,我省有国家级非遗名录73项,省级非遗名录253项,市州级非遗名录761项,县级非遗名录1859项;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17名,市州级传承人965名,县级传承人1891名。
★相关新闻★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青海非遗“活起来”
今年,我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大批非遗传承人让青海优秀的非遗项目薪火相传。今年新增的这108名非遗传承人所代表的非遗项目中,与往年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特色民间技艺上榜?对此,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
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日渐丰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海美食和民间美食艺人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或项目传承人。今年,新增的传承人不仅有12名与非遗传承美食有关,他们所代表的项目中也包含了西宁老八盘制作技艺、慕家酩馏酒酿造技艺、马虎虎酿皮制作技艺、门源奶皮制作技艺、藏式点心制作技艺、乌兰蒙古族“托德”制作技艺、昂拉土烧大饼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省非遗名录内申请成功的饮食类项目大多与技艺有关。上榜的青海手工技艺,包括烹制菜肴、面点、小吃、宴席等,不仅体现着本土性、影响性、传承性等主要特征。这些饮食还体现着当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传统技艺类传承人数量不断上升
“最近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传统技艺类人数为历年最多,包括湟源民居建筑石刻技艺、西纳川铸钟技艺、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土族马鞍制作技艺等代表性传承人39人。此次申报人数之多,说明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逐渐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通过设立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加强我省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我省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不仅建成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还建立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传承经费补助制度,开展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
另外,随着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全面加强,文化部门围绕唐卡、石刻、刺绣、泥塑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举办传承人群培训班,通过培训,不少传承人群已经成为当地带动群众增收的领头人。
文化生态保护区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我省非遗传承人群数量的增加,也离不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省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果洛)文化、藏族(玉树)文化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海西德都蒙古族、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建设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热贡艺术品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其中,80户农牧民家庭为非遗传承示范户,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200多家热贡艺术窗口。
果洛藏族自治州从事民族服饰、皮具、藏医药等产业的人员达到2000多人。格萨尔文化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玉树藏族自治州从事石刻、藏刀、藏族服饰等特色产品制作人员达5500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依托文化阵地,组织非遗保护与展演,使得保护区建设整体推进。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