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古生物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课题组在我国距今约1.64亿年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并证实了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微小柱齿兽”。19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这对于研究我国及全球早期哺乳动物演化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图/新发现的“微小柱齿兽”化石
新发现的“微小柱齿兽”化石保存精美,体长约14.7厘米,体重约5-9克,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的柱齿兽类化石。
2013年,古生物科学家团队首次在内蒙古宁城县五化村距今约1.64亿年侏罗纪地层中将其发现。经过6年多的研究,“微小柱齿兽”化石最终被认定为,迄今舌骨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哺乳型动物化石。



记者:这块化石当中舌骨所占的比例其实非常微小,怎么会把着眼点放在舌骨上呢?
沈阳师范大学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周长付:刚开始我们也没意识到,但后来这块(化石)的保存位置属于原位置,正好在咽喉部分,后来发现这应该是舌骨。再通过现代(哺乳动物)系统解剖来对比,确定就是舌骨。而且它的结构和现代哺乳动物的舌骨构造是一样的。

“微小柱齿兽”化石保存了与现生哺乳动物同样的舌骨构造,其特征非常独特:骨节之间有活动关节,结构呈鞍状,区别于更原始的犬齿兽和现生爬行动物的简单棒状结构。
在此之前,爬行动物(包括早期的恐龙、鳄鱼、鸟等),其舌骨结构是棒状,吞咽方式不一样,很简单。现在发现的“微小柱齿兽”,它的舌骨结构是马鞍形状,这种鞍状结构解决了舌骨发挥的关于吞咽的作用。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表示,这是全世界在早期哺乳动物演化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