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革命牺牲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全国抗战爆发后,文运昌家庭生活困难,曾致信毛泽东找份差事。他如实相告:“家境艰难,此非一家一人情况,全国大多数人皆然,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面谋一大小差事俾资接济,故不宜来此。道路甚远,我亦不能寄旅费。”{18}还在回信中说,虽然工作紧张,但是都快乐健康。1941年,杨开智的女儿杨展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为安慰其祖母、杨开慧的母亲,毛泽东致信表示:“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19} 其实,在毛泽东的亲人中,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健、毛岸英、毛楚雄、杨展等七人牺牲,毛金花、毛岸红、毛岸龙三子女失踪。
严格要求 防微杜渐 防止干部子弟特殊化
干部子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不是党的干部,不处于执政地位,但是由于所处的特定的干部家庭生活地位,即被赋予特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一切非干部家庭的子女所不拥有的。干部子女教育得好,对社会和党的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起到十分消极的作用,给人民生活造成危害,损坏干部的形象和党的地位。毛泽东早已警觉到这个问题,并发出警告,对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
--防止贵族化,干部子弟与平民子弟一律平等。凡贵族都是处于特权阶层,社会中的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罪恶,人民生活的苦难,往往与贵族阶层过多占有社会资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广大人民生活艰难,痛不欲生,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战争活剧。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不允许新的贵族产生。针对建国初学校教育中划分等级的问题,1952年6月14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明确批复:“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20} 他希望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人人平等。
--人格独立,依靠自己,持家立业。由于干部子弟特殊的家庭地位,尤其是有些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处处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关照,而有的则变得不自觉。对此,毛泽东也给予了警告。1959年6月,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21}他担心干部子弟如果不能人格独立,生活独立,自食其力,就会逐渐走向官僚化和贵族化。使他更为担心的是,干部子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问题。1967年5月22日,有十七个自称红卫兵的人到云南抄了一位副省长的家。参加者都是中学生,其中有六个是北京学生,其余十一人,除两人外,都是高级干部子弟。对此,毛泽东十分惊异。5月28日,他立即批示:“如不教育好,会成为将来反革命复辟的祸根之一。好在还不占干部子弟多数,多数还是较好的。”{22} 毛泽东担心的是干部子弟变质问题。
--对自己的子女也尤为严格。毛泽东要求一切干部子弟都要树立平民思想,勤奋实践,谦虚谨慎,不搞特权。李讷读大学开始住校,开始独立生活,遇到了学习和生活自立问题。1963年1月4日,毛泽东在给李讷的信中说:“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23} 毛泽东相信,干部子女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自主自理能力,是增长社会能力的必要途径。
总之,毛泽东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是十分深刻而广泛的。如果仅仅从文中的表述来理解,似乎只能掌握表面的几条,而更为重要的,或使当代干部学习时更应知道的则是他产生这些思想论述的长期的社会实践。除了他亲身的社会实践这个必要因素,还要归功于时代的因素。俗语道:时代造英雄。毛泽东的思想火花是与火热的革命实践和勤奋的工作不可分的。
注释: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66-16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306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637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40页。
⑤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421页。
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522页。
⑦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4页。
⑧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410页。
⑨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60页。
⑩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590页。
{1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622页。
{1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501页。
{13}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425页。
{14}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77页。
{15}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42页。
{1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341页。
{1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63页。
{18}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14页。
来 源:《中华魂》杂志(2008年第12期)
{19}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30页。
{20}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437页。
{21}《毛泽东文集》第8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30页。
{2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58页。
{2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