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突发肾结石,疼痛难忍,猛地想起来曾在电视上看过的一个中医电视节目。我立马用笔尖狠狠刺激合谷穴,腹部渐渐不疼了。”韩国人朴容硕回忆起自己与中医的缘分时说。
如今,朴容硕已在中国学习中医12载,求学之路可谓“苦并快乐着”,但只要他想到,未来可以通过所学缓解患者痛苦,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朴容硕说,在韩国时,自己肝病症状较重,还患有肾结石。西医治疗虽有所缓解,但带来的副作用让他时感疲劳无力。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自救”经验,他开始买书自学中医,听学术报告,在自己身上扎针治疗。但他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2010年朴容硕从韩国首尔来到中国,学习正宗的中医。
要学中医,先学汉语。朴容硕来到中国西部青海省西宁市,自费在青海民族大学进修汉语。凭借三年勤奋学习,他已能够用流利的汉语与同学和朋友交流,成功“出师”。
2013年以来,作为中国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执行省份,甘肃省先后在乌克兰、法国、新西兰、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了岐黄中医学院或中医中心,推动中医药服务更多患者。
2015年,甘肃中医药大学招收学历制留学生,朴容硕成为该校中西医结合学院首批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一起上课,攻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甘肃省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中药材主产区,拥有众多中医名家。朴容硕认为,能够在甘肃跟随知名中医和老师学习,他当中医大夫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然而,中医学习之路并不轻松。起初,学到穴位、药材、病理等中医专业术语时,他很难跟得上,虽然努力背过,但很快就忘记了。
为了尽快适应学习,他坐在教室第一排听课,用录音笔录下上课内容,回来再复习。遇到不懂的中医专业术语,便查字典,反复抄写;学习针灸、推拿等技术时,他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为了分清楚中药材,他买来放在宿舍观察,记特征、做笔记,观看中药材知识相关视频,加深印象。
“在学习的同时,我也通过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病。我尝过病人的苦,理解病人的痛,因此我努力学习,希望自己有真本事帮助患者。”朴容硕告诉记者。
年复一年,朴容硕从本科至硕士,已整整坚持了七年。研究生期间,他主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专业。在他看来,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将两者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会更好。
去年,他以高分通过了中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明年,他将完成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朴容硕说:“我今年已经40多岁了,在中国10多年了。我希望毕业后留在中国当一名中医大夫,去缺大夫的基层工作,为更多人减轻痛苦。”(新华社 记者张文静、程楠)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