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铁姑娘”再聚首讲述“梯田”往事

时间:2021-07-23 13:0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庄浪发布 点击: 载入中...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全国各地掀起了兴修梯田的热潮,女性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也组织加入到这支劳动大军中,与男人们一起参与了重体力劳动。庄浪县也由此诞生了很多“铁姑娘”突击队,韩店镇东门村的“铁姑娘”突击队就是其中的一支。
  
  2021年7月13日,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的“铁姑娘”们再次聚集到一起,畅聊往事,回忆起那段青春岁月。
  
  
  
  1975年,韩店镇东门村成立了女子尖兵班,十几岁的小姑娘们都响应“兴修梯田”的号召,加入了“铁姑娘”尖兵班,跟随队长高俊兰,和队友们一同掀起了战天斗地、兴修梯田的热潮。
  
  当年韩店镇东门村的“铁姑娘”尖兵班队伍,平均年龄只有18岁,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她们留下了许多青春印记,为庄浪梯田建设奉献出了巾帼力量。
  
  
  
  “现在看起来都老了,那时候都长得比较年轻帅气一点,干活饿了就唱一会儿,非常高兴,我们那时候的口号是:‘大雪封门坚持干,地冻三尺不收兵’。那时候干活决心强,想着一年吃不饱,地陡得很,种不成粮食,我们要把地做平。你看现在种苹果,地都是我们推平的,把我们的青春奉献到了梯田建设上了。夏天晒、冬天冻,手都冻肿了,脚上长的皲口,那时候没有胶鞋,都穿的是(自己)做的鞋,把罪受了,现在梯田平了,粮食都成了,现在好了,咱们庄浪县也脱贫了。”韩店镇东门村铁姑娘尖兵队队长高俊兰感慨的说。
  
  
  
  六七十年代的庄浪,生活条件差、缺乏机械设备,所有活儿都只能靠双手来完成,饿肚子、边吃边干、人员伤亡都司空见惯,回忆起往昔,韩店镇东门村的老支书马芳君记忆犹新。
  
  “中午休息的时候,看到那个罐罐儿和我们当时用的一模一样,感觉就是吃在地里,干在地里,中午休息的时候,想着第二天还要训练一会儿。”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党支部书记马芳君说。
  
  
  
  随着梯田建设的持续推进,“铁姑娘”们也纷纷离开“岗位”,组建家庭,过起了各自的生活,但“铁姑娘”尖兵队的战斗岁月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爬在下面掏的非常深,我们两边再掏下来,上面铁锹一翘,土一下子就下来了,把村里一个女人压到土里了,就外面露出一只脚,丈夫急的抱住哭,大家围过去用手掏,那时候没有什么措施,那时候我们吃的很多苦,现在感觉真的是伟大的。”韩店镇东门村铁姑娘尖兵队队长高俊兰说。
  
  每当说起感人之处,不少铁姑娘队员触景生情、潸然泪下,“铁姑娘”这段历史,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很陌生,但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的芳华,是一段激励人心的光辉岁月,是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敬畏并学习的时代精神。
  
  “一九七七年正月初七,老支书给我发了一只一只半自动枪,一个子弹袋,背到身上感觉很自豪,连馍馍都没吃,拿着几个过正月十五的灯盏,到王家崖梯田现场去了,给干活的人送了几个灯盏,让人给我教枪怎么卸怎么擦,高兴的一天都没感觉饿。”铁姑娘尖兵队队员韩金锤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始终是照亮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也是引领人们砥砺前行的价值取向,而在今天,传承和发扬“庄浪精神”,让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为新时代的强音,正是当今年轻一代庄浪儿女的共同使命。
  
  
  
  “以前对梯田建设的印象就是把地修平,也没有多想,今天听了各位老人家的故事,真的很感动,我感觉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传承‘庄浪精神’。”韩金锤远房亲戚王润生听老人讲述梯田故事,动情地说道。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黄土坡上“地生金” 绿色发展好前景——看庄浪梯田和庄浪精神
  • 缓解交通压力永登县庄浪河立交桥项目完成验收
  • 甘肃庄浪齐家文化齿沿篮纹折流盆赏析
  • 绿了梯田富了村民——庄浪县发展苹果产业走笔
  • 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 庄浪县百万亩梯田绘锦绣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