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3月3日电(记者李杰梁军)在全国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中的近视群体被佩戴双层眼镜的问题困扰。由于需要接触发热病人,他们必须佩戴封闭性更强的护目镜。“每天工作约8个小时,护目镜和近视镜双层叠加,压得我两鬓与双耳发疼。”在武汉沌口方舱医院一病区工作的护士汪妍汐说。
汪妍汐是甘肃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从前一夜接到指令到次日奔赴机场,留给她准备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由于出发仓促,她未能及时准备隐形镜片,护目镜带来的烦恼让她始料未及。从2月15日奔赴武汉至今,护目镜带来的困扰已经持续半月有余。
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长期工作后,近视镜已经开始起雾。(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在沌口方舱医院,面临像汪妍汐这样烦恼的医护人员还有不少。除了佩戴不便,有时眼镜和护目镜会同时起雾,镜片出现小水珠,干扰医护人员的视力与视野……
汪妍汐和小伙伴们,会在耳后贴创可贴或水胶体敷料,来减少受压。佩戴前,他们使用防雾喷剂,来缓解护目镜起雾问题,但这个办法仅可以维持视野开阔三四个小时。
“有的护目镜规格较小,还装不下近视镜。”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设备管理科科长张玲花说,“希望生产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考虑到医护人员中近视群体的特殊性。”
佩戴“双镜”的烦恼,同样存在于铁路、机场等疫情防控一线。一名在兰州火车站为乘客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反映,同时佩戴隐形眼镜和护目镜看似可消除烦恼,但在防控一线工作时间长,佩戴隐形眼镜会造成眼睛干涩等不适,仍有诸多不便。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防护物资都是批量化生产,因为每位佩戴者的瞳距、近视度数、散光程度各不相同,近视群体专用医用护目镜很难实现量产。“如同3D眼镜改进成夹片式,未来医用护目镜的生产应当定制化,如同泳镜、运动眼镜一样适配更多群体。”山东省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泽川建议,未来企业可依托互联网,建立能匹配瞳距等个性化需求的云端制造工厂,让实体生产线能在不同标准产品间快速切换,完成战略物资大批量定制化生产。(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