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丽的发展底色​——近距离观察兰州新区生态建设成就

时间:2019-07-24 17:4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刘健通讯员魏 点击: 载入中...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名记者走基层】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本版图片由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提供
 
  
  群众在街边公园里散步。
  

 
  工人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作业。

  
  水秦快速路沿线绿意盎然。
  
  街边绽放的鲜花。
  
   
  仲夏的秦王川大地,万物葱茏,满眼青翠,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与城市发展同步并进的美好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兰州新区要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出良好发展环境。”兰州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开发建设国家级新区以来,兰州新区以发展生态林业、都市林业和民生林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数据显示:兰州新区建成区绿地率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5%;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目前,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100%。
  
  防风林带与城区景观交相辉映,生态水系与绿廊花海掩映生姿,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新城已然崛起。
  
  城中有绿
  
  不久前,兰州市民刘磊从市区驱车前往兰州新区,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
  
  “听说兰州新区现在的生态环境特别好,处处是风景,来了以后果真如此。”刘磊说。
  
  让刘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无论是连接市区与新区的水秦快速路的沿线,还是城市内部道路两侧,兰州新区的很多地方如今都被绿色所覆盖。旅游景区、住宅小区、企业厂区,到处都能看到幽雅怡人的紫花苜蓿。草坪中,人行小道蜿蜒向前;凉亭旁,绿意盎然。用他的话就是,“目之所及总有独特风光,随处都是小游园”。
  
  城市园林化、园林景观化、景观特色化,这是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
  
  近几年,兰州新区着力转变园林绿化工作思路,编制《兰州新区国土绿化行动规划(2018-2030)》,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施工,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园林景观和水系景观集群,重点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网络、商住产业园区环保景观网络等工程,持续打造“一路一景”,提升城市功能与形象。
  
  来到新区的纬一路,放眼望去,道路中间绿化带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如同一条绿色长龙,横亘兰州新区东西。驱车行驶,一个个树木繁翳、花枝鲜媚的小游园分布道路两侧,市民和游人悠闲地在游园里散步、健身。
  
  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局长张爱明介绍:“我们尽可能发挥每一处绿化带的价值,增添景观小道、长椅等公共设施,将其打造成可供市民休闲游览的街边小公园。”
  
  在营造充满活力的绿色城市环境的同时,兰州新区还全面提高设计意识,努力让道路绿化达到“透光、透线、透人气”的效果。
  
  “兰州新区的城市生态绿化工作已从以前单一的让城市‘绿起来’转变为让城市‘靓起来’,让市民尽可能享受绿色,并与之互动。”张爱明说。
  
  在纬十六路,道路南侧坡体已然成为花的海洋,五颜六色的各类鲜花正纵情绽放。微风徐来,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芬芳,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派生态脆弱、土壤盐碱化严重的残破山丘。
  
  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林业生态处处长黄宁说,近两年,兰州新区结合景观提升工程,对城市核心区内的荒滩荒坡陆续进行了生态修复,以城市美化绿化为主的园林景观达到了1.99万亩。“这一带已成为兰州新区的高品质生态修复示范区之一。”他说。
  
  在不断的实践中,兰州新区探索积累了许多成本低、效果好的生态绿化经验。
  
  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东门,黄宁指着眼前一处小山包说:“以前这里的山体坡面比较陡,不容易存水。绿化人员对山体进行土壤扰动手段处理后,再进行绿化种植就比较容易存水,苗木的成活率就高了。这一片山体我们种了一些冷季性草,像高羊茅、早熟禾,配以微喷,变成了一处绿化景观带。”
  
  城中有绿,亦有水。
  
  通过“湿地+水利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兰州新区着力让城市成为一座多湖水城。经过不懈努力,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二号人工湖为代表的湿地和人工湖泊深深地嵌在了大片绿色之中,吸引了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息。
  
  湿地入城,进一步提升了兰州新区城市的颜值和品质,也让普通群众感受到了生态多样化带来的自然之美。
  
  城在绿中
  
  在迈向绿水青山的征程中,兰州新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行动,努力实现“城在绿中”。
  
  站在横贯秦王川东西的引大入秦工程东一干渠畔,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柳树、云杉、刺槐、杨树、樟子松摇曳多姿,成为阻挡风沙的绿色防线。
  
  “这条生态防线宽400米,长17.6公里,栽植的树木达到了数百万株。”张爱明说,东一干渠以北,已经建成了两条这样的林带,是兰州新区北部地区的重要防风防沙线。
  
  在距离东一干渠数公里外的秦川镇石门沟村,沐浴着夏日阳光,大片经济林果茁壮成长。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已被大片的绿色浸染,成为兰州新区又一道绿色防线。
  
  “以前,这里风沙大,又缺水,种不活一棵树……”回忆起石门沟村曾经的生态环境状况,年近八旬的村民芦临龙思绪万千。
  
  在老人的记忆里,多年前的石门沟就是风沙肆虐的穷山沟。这里土质多为黄绵土,降雨后土壤难以保墒,树木种了不活,即便活了也活不长。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石门沟村的青壮年村民都会选择离开村子到外面谋生。其中,也包括年轻时的芦临龙。
  
  一晃几十年过去,芦临龙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小乡村,没想到这里已经大变样——偏僻干旱的山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库区,昔日的荒滩上百花争艳、绿树成荫。
  
  “盼水梦成真,偏僻荒沟变天池,碧水润泽山青。昔日风沙肆虐,今朝绿树成林,未来更加辉煌,新区花园胜景。”惊喜之余,老人写出了这样的感想。
  
  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目标,近年来,兰州新区充分利用土壤特点,采取土壤扰动、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使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绿化种植的荒地变成适合苗木成活、能自然存水的田地。通过选用适宜树种、地膜覆盖、节水滴灌、实时跟踪天气变化等方法,改变了原平地栽植,大水漫灌等用水量大、成本高的绿化模式,栽植树木成活率由传统栽植方式的80%上升到90%。
  
  明晰思路、科学整理,兰州新区核心区以外的绿色越来越浓——
  
  在东部,划定5.5万亩的封山育林区,各类树木在昔日寸草难生的荒山之上“安家”,排着整齐的队列在贫瘠的山梁中延伸;
  
  在北部,沿引大入秦工程东一、二干渠两侧,以杨柳榆槐等本土树种为主的生态防护林葱茏青翠;
  
  在西部,积极探索干旱区生态绿化新技术、新模式,一大批面积不等的林场绿意盎然,总面积达到近8万亩;
  
  在南部,依托秦王川盆地的地下潜流及引大入秦工程灌溉的回水效应,推进“湿地+水体治理”,打造出水天一色、绿茵如画、碧波荡漾、百鸟翔集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兰州新区标志性景观,引来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截至2018年底,兰州新区已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0万亩以上,实施生态复绿6.2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
  
  如今,更大手笔的绿化工程也在水秦路沿线展开——从2018年起,兰州新区实施了水秦路沿线生态修复工程,上千名生态建设者和数以百计的挖掘机、推土机,开进生态脆弱、沟壑交错的水秦路沿线,在峁梁沟壑、平缓山坡、熟化土地上种植林木、播撒草种,打造出延绵10多公里绿色缓丘,让水秦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东部绿色长廊”。
  
  按照与兰州主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的总体思路,兰州新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力争让水秦路沿线成为一条农林牧互补、产城游结合的特色通道。
  
  随着工程持续推进,这条“绿色长廊”正在向市区方向不断延伸,并形成一条条色彩鲜明的乔木组团与成片经济林果融合、游览步道与疏林草地相间的生态田园景观带。
  
  绿色之城
  
  让山川绿起来,让生态环境好起来,兰州新区还将目光聚焦到农业。
  
  兰州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发展以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为主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昔日盐碱化程度高、“风吹石头滚”的荒滩荒坡变了模样。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发展农业的消费支撑也越来越强。”兰州新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紫金实业集团打造的650亩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每天都会生产出大量绿色无公害的辣椒、茄子、番茄等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通过这家集团打造的集检疫、无害化处理、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紫金大厨房,这些蔬菜和水果以净菜或熟食的食品走向驻区企业、学校以及千家万户的餐桌。
  
  “除了向兰州新区输送,也有不少农产品走向兰州市区。”紫金实业集团有关负责人汤建国说,兰州新区供水充足、土地平整,通过现代化的土壤改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是秦王川“高原夏菜”的传统种植区。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西岔园区的生态和基础设施环境越变越好——平整而蜿蜒的通村公路将各个村子串连成一个整体;公路两侧的绿化带里树木成行、鲜花绽放;田间地头,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迈进……
  
  而在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的秦川园区,依托各类农业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原有高低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已经得到整理,曾经的荒草、滩涂逐步变成良田。
  
  “水被引到了田间地头,农作物产量翻了几番。”秦川园区新昌村村民赵金平说,到处都绿了起来,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农业龙头产业,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兰州新区还持续发挥产业带动示范效应,努力发挥农业优势产品,不断向外延伸拓展市场。
  
  在兰州新区农投集团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智能化控制的大棚里,农业产业工人刘有娣正与同事们将一颗颗鲜红味美的草莓进行分拣装箱。和草莓同步上市的,还有颜色各异的番茄,黑的、绿的、红的……口感各不相同,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兰州新区重要的国有农业企业,这几年,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生产出一大批特色农业优秀产品,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依托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我们还在尝试种植鲜花,其中有几种花已经批量生产。”兰州新区农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最近,兰州新区鲜花的生产和销售形势很好,打破了以往我省市场上鲜花都要从云南空运的困局。
  
  在兰州新区,经过培育、发展、壮大,现代化的农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园以及遍布中川、秦川、西岔三大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林业发展、现代养殖业紧密结合,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正在兰州新区逐步形成。
  
  因地制宜、因势而变。在兰州新区广袤的大地上,绿色越来越浓。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在身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刘健
  
  在兰州新区采访时,目之所及满是绿色。谁能想到,如今满眼青翠的秦王川大地,曾是土地盐碱化、沙化现象严重的荒山荒坡。
  
  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得益于兰州新区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
  
  面对昔日脆弱的生态环境,兰州新区将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续进行植树造林,大规模实施生态修复。为了让有限的财力产生最大的效应,兰州新区还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植树的办法,如建立“适地树种”数据库,在绿化工作中尽可能地选用适宜在兰州新区成长的苗木提高成活率,实行模板化进一步降低绿化成本……
  
  如今,在兰州新区广袤的大地上,绿色正成为这里的主色调。这也印证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科学的治理手段,绿水青山离我们就不会遥远。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电网提档升级清洁电上通途——甘肃加快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
  • 兰州新区将开展地企联合招商
  • 兰州新区:"一校一案"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 兰州新区32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56亿元
  • 永登:第二批医护人员出征兰州新区抗“疫”一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