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向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城,城关小学四年级学生罗新静在“两当兵变”旧址为众多来宾讲述着厚重的历史,这座“深呼吸小城”开始了新的一天……
作为一名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员,9岁的罗新静内心是自豪的。因为和她一样的许多小小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春风下,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同时,又辐射带动了身边的同学努力做好时代好少年。
两当县是甘肃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近年来,两当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统筹推进生态县城建设,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3%,植被覆盖率84%,均居甘肃省第一。自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两当县结合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县情,突出“爱心超市”文明倡导、“爱心衣橱”新风引领、“爱心常说”移风易俗、“爱心帮困”文明践行四大工作重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先行先试,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志愿服务为总抓手,通过“讲、评、帮、乐、庆”活动形式,贴近群众需求,聚焦服务实效,逐步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123456”工作思路。
红色教育品牌:帮助青少年树牢理想信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记者23日在两当县香泉中学采访时看到,学校组织的“青春心向党”经典歌曲演唱会、经典诵读暨读书分享会等活动遍布校园角落,师生共鸣。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香泉中学紧紧围绕“文明践行,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努力探索文明实践新途径。一方面加强与两当兵变纪念馆的馆校共建,培养小小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员,帮助青少年树牢理想信念;一方面充分吸纳有专业特长和优势的优秀共青团员、学生家长、五老人员,建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制作印发“爱心存折”和“阅读存折”,表彰积分靠前的学生,以积分兑换书籍,培养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奉献爱心,激发、传递正能量。
依托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两当县整合资源,建成了集红色基因传承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基地设有“少年习仲勋”、“红色少年”固定展厅及彩墨厚一、织缘印记、爱乐坊等9个功能活动室,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国学传承、书画培训、美育教育、经典诵读、书香讲堂、文创交流、文艺排演、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让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品牌带动的带动效应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传播大幅提升,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学习国学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引导全县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发挥了文明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校外主题教育的双重作用。
依托两当兵变纪念馆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则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聚集社会各界力量,组建红色文化宣传队、小小志愿者讲解队,广泛开展了文明实践活动。通过馆校共建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纪念两当兵变、馆校联谊文艺晚会以及基地共建活动,使红色基因广为传承,先后成为中央部委及甘肃省内外等多家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弘扬两当兵变精神、拓展素质教育空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两当县还依托县博物馆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设置有两当历史文物展厅、脱贫攻坚交流中心及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心三个功能区,增强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了文明实践基地传承和引领的作用。
“民事直说”:群众“点单”志愿服务队“接单”
记者了解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两当县先后建成了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4个乡镇文明实践所、120个行政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构建了“线上+线下”两种运行模式,线上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下利用依托六大平台和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全面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机制上,两当县有效利用已成熟运行的“民事直说”群众工作平台,建立起精准型志愿服务“民事直说”模式和志愿服务“常规模式”紧密结合的志愿服务“双规并行”机制,利用在全县116个行政村全面运行的“民事直说”党建平台,广泛征集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任务范围内的群众诉求和意见,由帮扶单位、村党支部负责分类整理,再按意见情况分级运转到村站、乡镇所、县级各平台,完成志愿服务的“点单”。随后,村、乡镇两级志愿服务队按照各自的服务能力范围,接收群众提出的意见,承担办理任务。如果超出自身的服务范围,由乡镇所负责联络、运转到县一级的六大志愿服务平台,再由各平台协调相关志愿服务队具体承担任务,即“接单”。各级志愿服务队,对任务内容深入调查研究,制订方案,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打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鱼池乡乔河村是两当县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两当县城西南部,全村共151户528人。
在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中,乔河村组建了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活动、服务群众。当地组建了党员干部、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法规、科技惠农、巾帼志愿者六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点单式”和“清单式”的形式,开展群众切实需要、服务队全力落实的文明实践行动。
龙新民之前是陇南西和县的“上门女婿”,后来由于家庭不和睦产生婚变,龙新民本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回到了老家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几年过去了,眼看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户口问题却没有及时解决。2018年11月,困惑中的龙新民通过村上文明实践站开启的“爱心常说”平台将问题提了出来。紧接着,以志愿服务队接单的方式,乔河村村两委积极协调,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孩子的户口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鱼池乡党委书记罗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乔河村“民事直说”共接单30件,办理30件。
依托“讲、评、帮、乐、庆、”五大活动载体,乔河村还通过评选表彰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致富模范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打造了众多品牌样板。
随着各乡镇文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生态两当将再展新颜。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