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起冲锋——甘谷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时间:2019-04-06 12:0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薛砚 点击: 载入中...
    自去年5月建成全省首个“扶贫车间”以来,不到一年时间,甘谷县已建成“扶贫车间”52个,带动群众就业2853人,其中60%以上是贫困人口。
 
    不仅是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带动群众脱贫增收,近年来,甘谷县“咬定青山不放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8年底,甘谷县5年来累计退出贫困村172个,减少贫困人口3.4077万余户16.25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全攻坚机制 创新扶贫方式
 
    工作重心向脱贫攻坚转移,优势资源向贫困区域汇聚,领导力量向脱贫战场集中,干部队伍向扶贫一线集结……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甘谷县加压奋进,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冲刺。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甘谷,省市县121个帮扶单位对接帮扶全县195个贫困村,692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结对帮扶4843户贫困户,3877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31079户贫困户,实现帮扶“双向全覆盖”。
 
    攻坚克难,最忌光说不练。甘谷县先后对扶贫领域153名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严格的督查问责倒逼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啃“硬骨头”,还得开拓思路,创新方式。针对部分群众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务工这一突出问题,甘谷县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建“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实现“照顾家庭、务农干活、挣钱养家”三不误,走出了一条脱贫新路子。
 
    劳务经济是贫困村农民的“铁杆庄稼”。为了有效解决培训与用工需求脱节问题,全省首个“劳务400云平台”在甘谷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诞生,实现了用工信息、技能需求、培训内容的网上精准对接。
 
    围绕农村“三变”改革,甘谷县还探索形成了“三变”苹果产业、辣椒产业、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土地资源变资产3万多亩、资金变股金1800多万元、农民变股东1.4万余户,有效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
 
    “去年我把6.8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以后每年家里都能领到近3000元的分红。”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村民王黑长笑着说道,“我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有2400元的收入,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补齐硬件短板 夯实脱贫基础
 
    紧紧咬定既定脱贫目标,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甘谷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次性补齐”的原则,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0多亿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打下牢固的基础。
 
    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486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165户,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聚焦“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个,解决了5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饮水安全农户比例达到100%。
 
    聚焦“出行通畅有保障”,累计新修通行政村公路1183.9公里,硬化砂化自然村道路1285.1公里,全县405个行政村硬化路实现全覆盖。
 
    聚焦“医疗有保障”,建立“基本医疗 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 三户一孤”健康扶贫体系,全面推进“一人一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有贫困户全部参加基本医保,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聚焦“入学有保障”,深入实施“控辍保学”专项行动,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公平享有教育机会,高考上线人数连续19年名列全市第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聚焦“最低生活有保障”,全面落实养老保险优惠政策,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安排护林、保洁、治安、绿化、应急等扶贫专岗2216个,选聘生态护林员456人,确保了特殊困难群体稳定脱贫。
 
    壮大富民产业 增强发展后劲
 
    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近年来,甘谷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首位,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到户产业扶贫措施,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方式,为贫困户精准制定产业扶持计划。
 
    按照“山区人均一亩园、川区户均两亩菜、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发展目标,甘谷县大力发展蔬菜、果椒、养殖等主导产业,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了渭河川道区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南北浅山区两个百里林果示范带、“种养加”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发展产业链,壮大富民产业,让贫困群众的钱包鼓起来。同时,县里精准对接贫困群众培训需求,组织实施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5万多人次,以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
 
    截至目前,甘谷县蔬菜、果品、中药材、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总产量达到189万吨,养殖总规模达到480万头(只),总产值超过44亿元;年均组织输转劳务1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0亿元以上;“甘谷辣椒”“甘谷大葱”“甘谷大白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