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题:一列车、一张图、一种游——中铁兰州局“环西部火车游”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李杰
立冬时节,大西北已进入旅游淡季。盘点旺季期间的收获,甘肃兰铁国旅喜上眉梢:截至9月底,今年已开行40趟旅游专列,组客量和旅游收入大大提升,远超正常增速。
这一成绩,主要源于今年4月份中铁兰州局集团公司推出的“环西部火车游”。它通过延伸火车服务,将景点、游客、旅行社串联、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列车、一张图、一种游的列车旅游新模式。
一列车:转变思路重新定位,火车从交通工具变成“陆地游轮”
在大多数人眼中,火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环西部火车游”,让火车成了旅游的一部分。
记者一踏上“环西部火车游”的旅游列车,车厢壁板上满是石窟壁画,七彩丹霞、长城关楼……丝路风景扑面而来。走过每一个车厢,欣赏的还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民间艺人樊永清(右)在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旅游专列上展示麻线纺织技艺。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一车一景”是“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的特点,除了丝路特色风景展示、景点介绍,还有“兰州牛肉面”“灰豆子”“甜醅子”“热冬果”“三套车”等甘肃传统美食,“剪纸”“编织”“刺绣”等甘肃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刻的列车,俨然就是西部风情文化长廊。“这是我第一次坐这种别致的列车,没有匆忙外出赶路的感觉,提前就开启了旅程。”游客王林说。
此外,记者发现旅游专列还配备了卡拉OK、扑克大赛、诗词朗诵会、茶室、儿童乐园等娱乐性车厢。列车上的时光,不再只是漫长的等待。
“‘环西部火车游’是中铁兰州局深入推进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兰州局经营开发处处长吴冰说,“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的基础服务较弱。铁路客运的改革正是为了满足游客对于基础服务的需求,从供给侧出发,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据了解,“环西部火车游”旅游列车自4月26日正式亮相,截至9月底,共计开行“环西部火车游”专列40趟,其中专线车22趟、其他短线7趟、长线跨局11趟,共组客组织专列游客14943人,同比增加27.5%,累计完成旅游收入同比增加20.49%。
一张图:需求倒逼供给侧改革,打造“旅游版运行图”
广袤的西部,尽管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进,但游客仍需在路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环西部火车游”最大限度地压缩无效时间,尽量把游客更多的时间变为旅游时间。
“过去,游客从兰州出发,游玩张掖到敦煌这条线路,白天坐车,有效的玩耍时间很少。现在我们尽可能根据游客实际需求调整路线和发车时间,让游客夜里坐上车,软卧上睡一宿,醒来便是满满一天的旅游时间。”甘肃兰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宣传助理杜培培说。
拉面师傅马文斌(左一)在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旅游专列上展示兰州拉面的制作技艺。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为了更好地节约游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兰州局集团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推出“旅游版运行图”。以一列精品旅游专列为纽带,结合6条精品旅游线路,将甘肃、宁夏等地的西部国家级名优景点排列组合,形成N种定制化旅游线路的铁路运行图。据了解,目前已经推出45种定制化的旅游线路图。
“带着孩子、父母一起旅游,频繁换车很麻烦。”游客周莉莉说,“‘环西部火车游’列车,解决了我们选择路线的烦恼,车上的娱乐场所和活动,让小孩和老人都能感受到快乐。”
“过去的列车运行图是基于生产标尺的,主要考虑如何提高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吴冰说,“而‘旅游版运行图’则是从游客需求出发,决定开行的线路、密度、开行时间,是真正从供给侧进行变革。”
一种游:列车旅游融合发展,推动跨地区多行业互利共赢
“一列车”实现了列车从旅游渠道向旅游产品的转变,“一张图”打造了定制化的旅游路线,最终形成了基于火车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游”。兰州龙行天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邱诚说,“‘环西部火车游’让火车这个传统的交通工具,搭建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平台。”
据吴冰介绍,目前,环西部火车游已初步形成地区美食供应、传统文化宣传、扶贫产品销售等市场链条,下一步将加强接团、车上服务、景区服务、酒店服务、餐饮服务的无缝对接。
民间艺人毛存文(左一)在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旅游专列上展示刺绣技艺。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据“环西部火车游”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非常满意选项占比达97%。但是,随着冬季到来,“环西部火车游”也遭到了冷落。
甘肃兰铁国旅公司兰州旅游分公司副经理范潮君告诉记者,“兰铁国旅正在和其他铁路局进行合作,旺季‘引客入甘、宁’,淡季‘送客出甘、宁’,实现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自“环西部火车游”推出以后,跨区域合作日益增多:兰州局集团和西安局集团共同推出“乘专列·跑马拉松·游河西走廊”,与珠三角、长三角进行密切的接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达成协议。
“‘环西部火车游’是旅游和交通融合发展的一种创新。”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把多勋说,兰州局集团改革的一小步,形成了列车旅游融合发展的合力,开拓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市场。(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