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驿镇领导班子正在制定帮扶计划。
武胜驿镇种植的高原夏菜一片生机。
武胜驿镇成为无公害冷凉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之一。(本组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宋振峰
武胜驿镇,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要驿重镇,一段时期以来,却陷入了沉寂,成了永登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县100个贫困村,武胜驿镇就占了五分之一多。
如何让这座古镇告别贫穷、重现繁华?今年以来,武胜驿镇将脱贫攻坚与党的建设高度融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地生效,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脱贫,使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心骨”作用更加明显。
开展“六查三核”,推动党建脱贫深度融合
15年前,武胜驿镇金嘴村便通自来水了。今年春天,镇里重新核查,仍有6家贫困户没吃上自来水。有的当年怕花钱,管道没通到院里;有的住的地势高,自来水压不上去。
“再有四五天,院里的自来水管道就修好了,我和老伴再不用折腾了!每回,我俩得花40多分钟,推个架子车到1公里外的机井处拉水。”8月29日,65岁的贫困户杨发福对记者说。
杨发福能吃上安全水,得益于武胜驿镇一个名叫“六查三核”的工作方法。即查吃、查穿、查水、查房、查医、查学,核收入账、核时间账、核稳定账。
今年以来,镇党委在细化落实省委“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中,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对困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房等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
重新再摸排一下贫困户就医情况!武胜驿村驻村帮扶干部张小雨发现,全村还有11户贫困户没办上患慢性病的相关证明,导致每年享受不了相关门诊的补偿。
针对这一现象,这两天,镇里正忙着准备组织这些贫困户和其他村同样情况的贫困户,统一到兰州体检,然后按程序办相关证明。
武胜驿镇党委发现,这些贫困户之所以没办上证明,大多因为不了解政策。必须解决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的问题,让群众明明白白享受国家扶贫政策!镇里推动脱贫攻坚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结合“六查三核”,提升帮扶干部服务群众能力。
今年夏天,我省开始出台分级诊疗政策。张小雨最近正挨家挨户对贫困户宣传,再不能直接到县城乃至省、市的医院去看了,得先到镇医院办转院手续,要不将来费用报销不了。
“六查三核”,不仅提升了政策落实能力,而且提升了帮扶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算清贫困户每一笔收入、核实每一笔支出,查看他们是否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武胜驿镇深入实施“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对于预计稳定脱贫的贫困户,通过加大产业扶持、提高就业收入来保障脱贫;对于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及护林员岗位来保障脱贫;对于需要社会保障的贫困户,通过落实兜底政策来保障脱贫。
组建三支队伍,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又把“惠农一卡通”丢了!头晚喝醉酒的武胜驿镇大利村贫困户李生军第二天醒来后,傻眼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各项政策补助资金,林林总总一年下来,给他的这张银行卡上打了3000多元呢。
补办卡,得到42公里外的镇政府所在地,一想起来,他就头大。4年前,李生军就丢过一回“惠农一卡通”。早晨7时他坐上班车,先到县城,再倒一趟车,10时许才到镇里。结果镇信用社办事人员说,村里得开个遗失证明。等他悻悻然回到村里时,天都黑了。第二天,李生军开上证明跑到信用社,对方又说得盖镇财政所章子。盖章、填表……手续办完后得知,5天后取卡。
这回,当他硬着头皮走进村委会时,没想到得到的是惊喜!村干部帮他代办了。上次,他整整花了3天工夫才补办上的卡,这次只用了一天。因为得本人领取,卡办好后,他才跑了趟镇里。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武胜驿镇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和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有机结合,划分党小组,组建了服务、发展、文明三支先锋队伍,引导党员开展入农户、带产业、争模范等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温暖百姓惠及民生,抓实脱贫攻坚。
组建党员便民利民服务先锋队,让群众不跑冤枉路。镇里依托村级为民服务站点、特别党小组,建立了以包村干部、扶贫专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社长为主体的便民利民服务先锋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帮扶干部走遍联系户,驻村工作队走遍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村干部走遍所有特殊户,切实做到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见服务员。
组建党员帮民富民发展先锋队,让群众不花冤枉钱。镇里建立了以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专干、合作社负责人为主体的帮民富民发展先锋队,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帮助解决和指导群众在高原夏菜种植、牛羊养殖、农技科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使党员服务与群众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遇到土专家。
组建党员安民乐民文明先锋队,让群众不干冤枉事。镇里建立了乡村能人、乡贤等为主体的安民乐民文明先锋队,开展农村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暨道德信贷工程等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定期走访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纠纷对象,解决困难问题,调处矛盾纠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碰到调解员。
推广“五合一”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武胜驿镇,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二阴贫困山区。近几年,当地变劣势为优势,巧打高原夏菜、牛羊养殖等特色牌,花大力气抓产业扶贫,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许多村子村民住房破旧,院落的墙大多为土坯墙,村容村貌脏乱差。
改穷貌、换新颜。今年以来,武胜驿镇党委顺应群众所思所盼所需,积极开展“危房改造、土墙翻建,大门维修、庭院硬化、旱厕改造”的“五合一”改造工程,大力推动到户改造和整村提升。
“五合一”改造,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如何用较少的钱干更大的事?武胜驿镇党委充分尊重村民自己的改造愿望,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从设计到施工都由村民自己做主。镇里只是免费发放沙子、水泥和砖等建筑材料,既保证质量又节约了成本。
走进五端村,仿佛走进了一个大工地,许多农户都忙着拾掇自家的房屋、庭院。66岁的贫困户梁平芳也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将5间土坯房拆了。
那几间土坯房,还是她46年前从外乡嫁过来时的洞房。今年3月,一场大雨后,半边塌掉了,干脆住不成人。老伴4年前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去世多年了,只剩下她拉扯着一个刚成年的孙子。家里既没钱又没人,咋盖新房?
像她这样的贫困户,盖4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享受4万元的补助外,镇里还给她送来了价值6600元的沙子、水泥和砖。
梁平芳有了干劲。她喊来了娘家六七位亲戚,村里每天还有两三个人来帮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3间混凝土浇筑的房屋现已封顶。
“五合一”改造工程中免费提供到户的建筑原材料,像一个杠杆一样,撬动了像梁平芳这样的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他们告别等靠要,自己投入劳力,或以工换工,或互相帮助,住上了盼望已久、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不仅如此,在“五合一”改造实施过程中,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村“两委”班子上门服务,送料到家,从广泛宣传“五合一”改造工程的相关政策,到动员推翻土墙、丈量根基、改造土坯房;从负责沙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的免费发放,到制定《帮扶物资监督管理办法》《村级物资发放登记表》等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创新管理模式。广大干部的辛勤汗水和真心帮扶换来了群众的美誉,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领导力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