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敦煌研究院布局全球数字化
“数字敦煌”走向世界
2017年,全球共享、跨界共融等成果让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活跃起来”。古老的敦煌石窟、人类的艺术宝库,当敦煌文化搭乘“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工具跨入新时代的发展轨道时,“数字敦煌”实现跨越时空一跃,从而实现了敦煌真正走向世界,世界走近了敦煌。
“数字丝路”全面启动
2017年末,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在北京举办“战略合作暨‘数字丝路’计划”发布会。“数字丝路”计划将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人类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合作中,借助于腾讯的科技实力,合作范围从新技术与泛娱乐文化生态两个维度与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研究成果与文化服务模式等两个领域相结合,在AR/VR、云计算、智慧旅游、游戏、动漫、音乐六大模块,推动数字丝路上的文化保护与交流。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主旨演讲中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历史上的敦煌文化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结晶,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是一种‘网络’,是一个路网。虽然文化的沉淀和科技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但是如果优秀的文化内容插上科技的翅膀,必将让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敦煌文化,并带给社会大众以美育和文化自信的熏陶、滋润和启迪。”
文化合作推广进入“井喷期”
2017年,为弘扬敦煌文化,充分发挥敦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敦煌研究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伦敦兰卡斯特宫举行。这个由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和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活动,不仅让敦煌文化的认可度和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而且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方面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也吹响了敦煌文化艺术研究教育、文化传承、创新设计、社会传播、大众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领域的“集结号”。
在其他领域,敦煌文化前所未有的通过与国内外机构签署备忘录以及展开深层次合作的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2017年,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近30所知名国家博物馆、大学学府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以此向世界介绍与宣传敦煌研究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唤起更多的国际友人对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的关注。
数字化格局会越来越大
2017年9月20日,时值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召开之际,敦煌研究院启动了“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上线仪式,宣布首次向全球正式发布“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www.e-dunhuang.com)。这是敦煌研究院继2016年发布“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之后,进一步开创性地推进数字资源全球共享模式。英文版“数字敦煌”打通了国际化发展的“新丝路”,也让敦煌数字资源库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实现了全球分享传承和弘扬,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
王旭东介绍,敦煌石窟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500多个,到2017年敦煌已经有18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还有更多洞窟的数字资源目前还保存在库里,需要时间陆续上线。与公众见面、与社会共享,敦煌数字化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但至少目前已经拥有了开放共享的胸怀和姿态。未来这种共享还要加大力度。力度越大,关注敦煌的人越多,敦煌文化传播的范围才会越来越广。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