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一部名为《河西走廊》的大型纪录片的热映,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再次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甘肃,如何从文化着力,再创新的辉煌?
在保护中“盘活”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这样的命题,甘肃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早在几年前,当地党委政府就着手借文化“桥梁”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
自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后,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甘肃就精心设计了“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建设方案,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打造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
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排头兵。甘肃集全省之力规划和建设,将其打造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重振丝路雄姿。
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介绍,甘肃聘请了上百位国内顶尖专家为敦煌文化保护与发展做顶层设计。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介绍,去年8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古老的敦煌艺术通过全球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球幕影院进行展示,赢得海内外游客好评。更重要的是,技术手段的应用破解了莫高窟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自觉承担起文物保护利用的责任和使命。敦煌文物被细心“呵护”的同时,嘉峪关关城、拉卜楞寺等越来越多的文物资源也得到“保驾护航”。去年,甘肃积极推动更多文物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73处增加到131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联合申遗获得成功,由此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点达到7处,在全国名列前茅。
甘肃也不断借助平台“盘活”文化资源,让优秀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传播力。2013年,甘肃开展了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和文化资源普查信息平台,并与北大等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展示传承和开发利用。针对甘肃历史文化隐性化、基因化、碎片化特征,甘肃启动实施“历史再现”工程,计划建设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博物馆1000所,让历史文化实现活态展示和传承。
文化传承创新就得要老百姓“得实惠”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艾乡,牧民贡保加一家正通过便携式直播卫星接收一体机收看电视节目,这是甘肃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牧区全覆盖后的一个真实写照。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也是一项民心工程。甘肃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得实惠。由政府主导,甘肃在全国率先完成了29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组织实施了覆盖全省行政村的“乡村舞台”工程,目前已完成6228个建设任务。
建设过程中,甘肃还充分利用金融措施赋予文化产业活力。今年3月起,甘肃出台政策,成立专门文化金融机构,开展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当前,甘肃已有49家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约34个重点项目,贷款额度共计28.1亿元,授信额度共计301.5亿元。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的同时,甘肃也积极用改革新举措让老百姓从文化产业中受益,这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带来的正效益。
2014年,甘肃以“文化集市”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和供销联社农村营销网点,构建农村文化产品商贸流通网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促进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发展。目前甘肃建成188个文化集市,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生产销售网络。2014年,甘肃文化集市相关产业销售总额约3.033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
“反弹琵琶”为欠发达地区探索发展新路
目前,甘肃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正在成为兴业富民的新产业。
在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看来,通过金融手段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甘肃文化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2013年甘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2014年全省开建亿元以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近100个,累计总投资约700多亿元。2012年至2014年,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
今年起,甘肃将着力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发展,筹备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着力打造中华文化走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当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正按照一年启动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七年实现规划目标的“路线图”推进。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甘肃支柱性产业。
连辑表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践证明了优秀民族文化就是生产力,只要保护、利用到位,就可以成为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生命力,也能同时实现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