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大西北网讯 8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白银市政府副市长贾汝昌共同介绍白银市建设“两区四基地”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张旭晨就白银市大力培育十大生态产业、加快推进“两区四基地”建设情况做了总体介绍。
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现辖白银、平川两区和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区域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4.08万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今年以来,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主动谋划,作出了建设“两区四基地”的决策部署(即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循环化工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努力把白银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发展思路更适应新发展理念,更具备发展前景,更符合白银实际。
首先,建设“两区四基地”,高度契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这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做出的重要工作谋划。体现在黄河生态治理上,中央明确要实施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设立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指出,要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统筹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体现在农业发展上,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一带五区”产业布局,着力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白银作为沿黄农业产业带的重点区域,我们更应当抓出亮点、抓出成效。体现在工业发展上,中央明确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做精做特各类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四基地”建设有效对接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中央和省上要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是我们顺应发展、审时度势做出的正确选择。
其次,建设“两区四基地”,能够充分彰显白银的“三大优势”。我市具有交通区位、黄河资源、大工大农三大显著优势,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位居黄河流域泥沙治理和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最前沿,是黄河上游甘肃段高质量发展重点区域。作为“共和国有色金属长子”,有色、化工、能源等产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以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一区六园”是西部重要的工业良港。白银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是甘肃农业大市、陇上鱼米之乡。我们通过建设“两区四基地”,不仅可以把这些资源禀赋用足用活,也能把这些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出来、释放出来、调动起来,真正转化成支撑发展、推动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
第三,建设“两区四基地”,必将有力推动白银高质量发展。建设“两区四基地”,既立足白银实际,又符合省上十大生态产业发展要求,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品层次高端化的关键步骤,更是对全市经济未来发展的把脉定向。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坚持不懈抓下去,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我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一定能够构建起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断为白银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两区四基地”作为当前和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紧扣目标内容,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强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目标上,我们计划实施“12345”白银治黄方略,即:建设一条甘肃中部沿黄生态廊道,紧抓污染消除和水土保持两条主线,推进祖厉河全流域泥沙治理、老工业基地矿区生态恢复、腾格里沙漠南缘防风固沙三大标志工程,破解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人才缺乏、补偿缺位四大难题,建设安全、生态、文化、数字、幸福“五个黄河”,努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的“白银样板”。实施步骤上,重点围绕黄河干线和祖厉河支流“一干一支”两条主线,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和“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顺序,协同左右岸,分类实施,分步推进。重点任务上,主要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流域污染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弘扬黄河文化六大任务,初步凝练5大类604个项目,总投资5509.7亿元。
二、强力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相继建成被称为“中华之最”的景电等31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69.12万亩,加之白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自然资源组合代表性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条件十分优越。我们将紧盯省委省政府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方向,坚持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三产联动,着力打造10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链、6个甘味品牌、5个万亩牧场和1个现代全链条物流服务体系。
三、着力打造循环化工基地。白银建有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齐全的化工专业园区,是国内重要的光气生产布局点,拥有光化、硝化、氢化等特种化工和精细化工核心技术。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新型煤化工、氟化工、无机盐等4个化工产业链,建成布局合理、生态环保、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创新高效的高新区光化产业园、银东精细化工园、刘川氟化工产业园,力争到“十四五”末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四、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白银银西生物医药园建成了12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加速器、日处理5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具有承接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条件;华实生物、皓天医药、甘肃省仿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企业和研发中心落户白银,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今后,我们将依托银西生物医药园,继续重点招引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生物技术医药、医疗保健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力争打造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五、着力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近年来,我市立足良好的产业基础,依托白银有色集团、长通电缆、稀土公司、郝氏炭纤维公司等重点企业,转化应用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今后,我们将抢抓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继续壮大有色高端、稀土、碳纤维、电池、光刻胶、凹凸棒石、特色建筑等7个新材料产业链,力争到“十四五”末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六、着力打造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白银作为省内煤炭工业重镇,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物流体系完善。今后,我们将按照煤炭产供储销体系要求,重点围绕建设煤炭交易中心、储煤基地、洗选煤基地,打造集储备、销售、清洁转化、煤化工于一体的煤炭储运转化基地,力争煤炭储备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转运量2000万吨以上,有效补充省内煤炭储量不足。
白银市建设“两区四基地”,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确保“两区四基地”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人员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制定专项方案,实行“一月一会商、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评”的推进机制,引导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煤集团等骨干企业积极发挥主体领军作用,加强协同配合,齐心协力抓落实。二是强化投资拉动。紧盯国家“两新一重”建设投资导向,聚焦5G基建、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精准谋划储备一批契合国家政策、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特别是加快环海中铁路、白银南至兰州东铁路、S35线景泰至礼县高速、S103线水川至黄河石林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把白银打造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黄金通道。三是扩大开放合作。立足“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参与中新陆海新通道和丝绸之路“五个制高点”建设,加强与沿线省市和国家开展实质性、多领域对接合作。聚焦“两区四基地”建设重点任务,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活跃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政府、院校和企业合作新模式,与张江高新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与中煤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加快建设一批综合物流园区,提升“白银号”中欧班列运行效率,吸引更多交互关联企业项目向产业链聚集,做大做强各类产业集群。
记者提问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了解,白银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也建有专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请问白银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
正如你所说,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把生物医药作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重要突破口,以一流的基础配套和高效服务,高标准打造了全省首个专业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招引的华实生物、皓天医药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入驻的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甘肃省仿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科研成果丰硕,有力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出成果、见实效。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抓服务、强保障、促创新,严格落实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2+10”政策,通过实施地价、税收、引进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采取代建、自建、加速器3种招商模式,重点打造4类产业,全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园创新发展。一是着力发展医药中间体产业。依托白银高新区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和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以康奇医药、海普诺医药公司为举旗引领企业,重点开发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二是着力发展化学原料药产业。依托我市丰富的化工基础原材料,以华实生物、皓天医药公司为举旗引领企业,围绕3.1类药的上下游产业链,聚力发展化学仿制药中间体、化学仿制药原料药和化学新药CMO/CDMO、化学原料药等。三是着力发展生物技术医药产业。依托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兽医所等科研院所技术优势,以康肽生物公司为举旗引领企业,培育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天然药物等生物技术药产业。四是着力发展医疗保健器械产业。依托康视达、中检普泰、奥凯医学公司等,开发软性亲水接触镜、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液、消毒机、安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产品,引进和研发临床诊断芯片等快速诊断医疗设备。
总之,我们将充分利用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大招才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成“省内一流、西北领先”生物医药产业园。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当前世界各国制造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请问白银是如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今后发展重点是什么?
白银市政府副市长贾汝昌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特色新材料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汇集创新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三年,我们一手抓平台搭建、技术研发,一手抓企业引领、链条延伸,设立了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正在加快组建清华大学信息高端材料研究院、白银中科绿色材料创新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白银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及稀土研究院、锂产业研究院,为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白银公司、稀土公司、长通电缆、甘肃郝氏炭纤维等企业的多元合金、超细铜导线、高精度有色加工材料、高温超导导体、稀土功能型材料、碳纤维热场材料等一批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银光集团TDI技术装置、甘肃大象能源公司改性锰酸锂产品居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今后,我们将立足白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友好型的7大类新材料产业。一是做大有色高端新材料,以白银有色、长通电缆和甘肃瑞康众源等企业为引领,延伸铜基、铝基、锌基、铁基、贵金属等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有色新材料产业园。二是做优稀土新材料,依托稀土公司,加大对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产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链。三是做强碳纤维材料,依托郝氏炭纤维公司,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稳定关键核心技术,开拓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配套领域的应用市场。四是做精电池新材料,以大象能源、扎布耶锂业、中天化工为举旗引领企业,打造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配套产业、锂盐生产及产品开发等相关产业链。五是做专光刻胶用配套材料,依托华隆芯公司,重点进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填补国产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的空白。六是做实凹凸棒石功能新材料,以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为研发创新平台,突破凹凸棒石提纯转白等关键性技术,拓展凹凸棒石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应用领域。七是做细特色建筑新材料,依托甘肃泰隆森矿业、金龙化工建材、泰山石膏和新乐雅陶瓷等重点企业,研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总之,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特色鲜明的有色新材料产业园、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打造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白银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打造循环化工产业基地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循环化工产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产业有哪些?
张旭晨:
正如你所说,白银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打造循环化工产业基地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白银地处甘、宁、蒙三省之通衢,距离省会兰州69公里、中川机场46公里,包兰、干武铁路和正在建设的中兰客专穿境而过,京藏、青兰、定武高速和国道109、247、309、312、338、341线纵横交错,是西部重要的物流通道。二是资源能源富集。全市水资源总量达到387.16亿立方米,可利用总水量329亿立方米;具有年产煤炭1400万吨的生产能力,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80万千瓦,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主干线横贯境内,能充分保障大型化工项目用能需求。白银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总规划面积300.5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2.94平方公里,建有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齐全的化工专业园区,是布局建设化工产业项目的理想区域。三是产业体系配套。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稀土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集中分布,现代工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拥有光化、硝化、氢化等特种化工和精细化工核心技术,可为循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循环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4个领域:一是光气化产业。依托白银高新区光化产业园和光化氢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光化产业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光化产业技术孵化平台,以银光集团为举旗引领企业,争创国家光化特种新材料创新中心,打造异氰酸酯、聚碳酸酯、酰氯、氯甲酸酯4个光化产业链。二是新型煤化工产业。依托银东精细化工产业园,以靖煤集团为举旗引领企业,按照煤化电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构建“煤气化-硝基复合肥”“尿素-三聚氰胺”“煤气化-TDI”“煤气化-聚酯”4个煤化工产业链。三是氟化工产业。依托刘川新材料产业园,以白银中天化工为举旗引领企业,建设配套循环发展项目,构建无机氟化工、氟锂电池、含氟精细化学品3个氟化工产业链。四是无机盐化工产业。依托银东精细化工产业园,以昌元化工、东方钛业为举旗引领企业,建成全国最大铬盐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钛白粉生产规模,形成以铬盐、钛白粉为主的无机盐产业链。
总之,我们通过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集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将率先在全省建成布局合理、生态环保、绿色循环、创新高效的循环化工业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