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7月17日电上半年,白银区剔除沙尘天气后PM10平均浓度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0%;PM2.5平均值40微克/立方米,全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38天……数据显示,白银城区空气质量连续5年持续改善。
作为因矿兴起的老工业基地,大气污染曾是伴随白银区一路走来的“切肤之痛”。在老百姓的记忆中,很多老工业城市大抵相同,灰蒙蒙的天空是主色调,空气中时不时弥漫着刺鼻异味……而这一切,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接力赛”,已渐渐淡化为白银区过往的回忆了……
两年来,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白银区强化政治担当,坚持高位推进,严格执法不手软,狠抓监管不松懈,不折不扣将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突出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建成环境监控中心、环境监测实验室,配置流动环境检测车。对重点涉污企业实行专人驻厂监察和巡查值守,严控企业无组织瞬时排放。开展水泥、火电、垃圾焚烧发电等8大行业专项整治,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城区35家砂石料厂全部落实封闭湿法作业等抑尘措施,10家砖瓦企业完成脱硫除尘改造,众多商砼企业完成除尘设备安装,从源头上压减了粉尘污染!
——查封企业36家,责令停产整治企业15家,行政处罚环境违法行为85起,形成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建成煤炭一级市场和13家规范化二级配送网点,查处劣质煤350车次。完成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20台、淘汰并网4台,督促拆除(含去功能化)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2台、提标改造6台,燃煤污染大幅降低!
——“土炕”改“电炕”7000户,保障农村群众温暖过冬的同时,杜绝“炕烟围城”!
——实行二手柴油货车跨区域转入排放检验和强制维护,查处黄牌大货车违法行驶行为19540起,淘汰老旧车及黄标车23532辆,切断排向天空的“黑尾巴”!
——完成餐饮油烟治理1490户,查处餐饮业环境违法行为45起。取缔露天烧烤摊点260余家,督促烧烤店铺进店250家。依法查处秸秆、垃圾焚烧行为70余起。关停搬迁刘家梁屠宰场和四龙路屠宰点,治愈两处“顽症”。城市规划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全面“清场”!
——市政道路全面实行“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多功能抑尘”作业模式,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75%。区级领导带班督查,严格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六个百分之百”,累计设置标准围挡6万平方米,车辆冲洗装置75套,覆盖裸露地面30万平方米,多措并举努力让尘埃“落定”!
——修订完善《白银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冬防”期间重点涉污企业实行错峰生产、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定期通报城区空气质量……一项项措施一抓到底、抓实见效,不断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自觉、行动自觉!
数据振奋人心,战役还在继续。蓝天保卫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只要恒心不退,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预期目标必然会越来越近。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白银区天空日渐澄澈明净的轨迹,百姓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住东山路的原白银公司退休职工冯先生感慨道:“退休以后,每天早上都到公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拳,空气很新鲜,心情也好。十多年前的时候,隔三差五就是酸烟,我们住的这边粉尘也厉害,环境太差了,出来锻炼那叫“炼肺”。这些年能扭转过来,确实了不起”。的确,随着PM2.5等环境指标的逐年下降,同在这片天空下生活的人们,会获得更多的“蓝色幸福”!(来源:白银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