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胡喆)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
1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显示,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持续保持高位,呈现高密度常态化特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将突破500次,其中,重大工程任务依旧繁重,要完成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3次发射任务,不断提高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3颗备份卫星发射,进一步增强系统可靠性;将发射风云三号06/07星、环境减灾二号06星、高轨20米SAR卫星、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中星26号、中星6E、澳门科学一号A星等,让航天技术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建设;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将加速推进建设,今年计划再发射7颗四维高景系列卫星。
据悉,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还将实施宏图一号、吉林一号、吉利星座、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组网星等商业发射任务,公开发布火箭运载余量信息,向商业用户提供发射和搭载机会,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一站式”发射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的研制应用任务也持续保持高强度,今年将全面推进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以嫦娥七号、天问二号、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在北斗领域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继续深耕民航,拓展能源、应急等关键行业;发挥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聚焦行业和地方政府智能化升级契机,构建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和业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