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十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
……
翻开中国绿色发展成绩单,一个个数字令人赞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不管是水质也好,湖岸的生态景观也好,白洋淀成为一道人水和谐的亮丽风景线。”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日前“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晒图”,一下子吸引了所有记者的目光。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一段时间以来,这里也曾遭遇“口渴”、污染等威胁。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通过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科学治水用水,白洋淀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故宫上空璀璨的星轨、已成为市中心绿地的上海桃浦工业园区、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种群迎来了新成员……在加快发展的新征程上,越来越多的绿色故事在中华大地生动演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制定修订了30余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河湖长制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为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提供有效保护;补上短板,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00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天更蓝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
山更青了。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销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
水更绿了。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到84.9%,比2012年提高23.3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草原深处,牧民巴德玛家的砖瓦房宽敞明亮。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前,由于超载过牧,草原退化,牛羊膘情不佳,巴德玛的牛羊卖不上好价钱。
2011年,她家近2000亩草场被划为禁牧区,4000多亩草场划入草畜平衡区。“少养精养,生态好了才能多挣钱。现在一年卖30多头牛犊,纯收入近30万元。”巴德玛说。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增绿增收,生态饭碗越端越牢。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鼓励农民发展油茶产业,对新建连片2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每亩奖补1000元。在好政策带动下,乡亲们陆续种下2000多亩油茶林。随着油茶林陆续进入盛果期,“一亩油茶百斤油”成了当地农民的顺口溜。
如今,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林下经济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10年来,全国发展6亿亩经济林,干鲜水果、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品产量达2亿吨,产值超过2.2万亿元,较10年前翻了一番。
吐故纳新,新的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产业一度是云南省华坪县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一边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和康养旅游等产业,曾经的生态短板已经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截至2021年底,华坪县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值达24.6亿元,面积居云南第一、全国第二。十年来,华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8.4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7.18亿元,年均增长7.4%;人均GDP从22631元增长到80976元。
“环境治理好了,可腾出更多生态环境容量。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小康的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说。
“追风逐日”发展低碳产业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辽阔的原野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
距此几十公里外,便是滚滚东逝的黄河。峡谷两岸层岩嶙峋,巨大的水流奔涌而下,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就坐落于此。
一条33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连接着塔拉滩的“光”与龙羊峡的“水”,由此促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工程——国家电投龙羊峡水光互补8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让数千里之外的江苏用上了青海电。
当下的中国,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部的蔚蓝大海,从险峻的高山峡谷到广袤的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一座座水电站,正源源不断地送出清洁电力。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大力度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启动全国碳市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按照规划,我国要在沙漠、戈壁、荒漠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项目已全部开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在能源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持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0亿吨标准煤。
“绿色低碳节俭风”还吹进千家万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
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将走得更加坚实。(记者王璐向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