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十八连丰”的中国“密码”
天高云淡,平畴泛金,稻浪滚滚。
湖南省宁乡市双江口镇高田寺村水稻核心示范片区,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收割完的稻谷即刻就能烘干、入库储存。“趁着天气好,要赶快收!”种粮大户彭增智的脸上全是喜悦。
从龙江之滨到洞庭湖畔,从齐鲁大地到天府之国,大江南北,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又是一个丰收年!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金秋时节,让我们走进一个个“中国粮仓”,破解“十八连丰”背后的“密码”.
吉林:变“瘦”的黑土又“肥”起来了
“测评结果为1077.94公斤每亩!”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吉林四平梨树县对梨树模式研发基地进行测产,结果一出,现场一片欢呼声。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肥沃的黑土带来了粮食连年丰产。但长期过度“透支”,让黑土层越来越薄,往下翻10厘米就能看到黄土,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祖祖辈辈耕种的黑土地变“瘦”了!
2007年,梨树县开始探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通过玉米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既能抗旱保墒,还增加土壤有机质。
“‘梨树模式’让黑土地缓过劲儿来,变‘瘦’的黑土又‘肥’起来了!”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
经连续10年监测,梨树模式保护下的黑土地保护试验地块土壤含水量增加15%至25%,耕层0至1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玉米年产量提高5%至10%左右。
建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率先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十三五”期间,吉林省把保护性耕作作为黑土地保护的首推技术,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2021年,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达2875万亩,比上年增长55.2%,居全国第一。
四川:种粮技术普及到每一亩土地
霜降时节,成都平原雾重霜浓,水稻收割后的稻田能拧出水。“时间不等人!”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花园村种粮大户周家林来不及休整,开着拖拉机排水、浅旋耕,尽快把小麦种下去。
周家林打理着一片超过2000亩的农庄,播种、施肥、喷药……全部采用机械化,还用上了无人机。今年他种的小麦亩产超过450公斤,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年收入上百万元。
“我的收入还不止这些呢!”周家林说,自己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周边群众委托他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或者托管的农田近6000亩,一年的收入也超过100万元。
种粮种出年收入超过200万元,周家林靠的是技术。四川省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举办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培训班、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加强对粮食生产管理人员、基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让技术服务覆盖每一亩土地,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玉米不减产,大豆是白捡”.四川农业大学集成创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省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每亩可以多收大豆100公斤至150公斤。
好技术,离不开好农田。三星堆考古遗址坐落在广汉市的平畴沃野间,这里有近40万亩高标准农田构筑起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灌溉、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粮食生产水平、规模化水平都居于前列。聚焦粮食产业,延伸出的粮油加工、农业观光、农产品交易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次产业互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格局。
山东:三级农技服务给农业插上翅膀
“今年雨多,地里土松泥泞,原来的轮式收割机进不去,把俺给急的。多亏县里给协调来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看着自家300亩玉米收割完装上车,山东济宁嘉祥县陈庄村村民吕桂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秋收,嘉祥县借力于“土地托管”模式,共协调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近200台,全县48.8万亩玉米很快收获完毕。
抢收的同时,嘉祥县还依托农业专业化公司的设备优势,让农户的秋粮可以统一进厂烘干。“烘晒、晾晒、销售都有托管公司,咱托给人家,心里就有了底,收一亩地还能省四五十块钱!”吕桂花高兴地说。
在山东,托管式、订单式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不仅减轻了农民种粮负担,还为建立家庭农场联盟和联合体提供支撑,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受前段时间持续降水影响,今年山东玉米普遍晚收,小麦播种也随之延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采取驻地蹲点方式,分片包干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助力打好“三秋”生产攻坚战。
聊城高唐县构建起有1000多人的县镇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触角延伸到全县所有村、户。“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服务模式,打通了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山东今年夏粮总产527.44亿斤、单产440.03公斤,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黑龙江:种地看屏让科技再升级
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里,董金福的40多垧地早已收完。“产量比去年多8万斤!自家5台大机器3天就整完了,太省心了!早年种地,‘小四轮’、小药壶和镰刀,秋收时地里全是人,现在这地里,全是高科技!”
前不久,一个名为“北大荒的科技范儿”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里,一名农技人员按下按钮,田间的整地机便自动启动,翻旋整地。“车上装有无人导航装置,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控制农机进行远程无人驾驶作业。”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
北大荒的科技种地“新把式”远不止这些。
要问现在地咋种,咋管?孟庆山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看屏。“水稻长得咋样,有没有啥病虫害,田里水是多了少了,坐在家打开手机,一清二楚。”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
北大荒是黑龙江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时期,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信心满满。
如何让中国粮用上中国“芯”?黑龙江聚焦种源问题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有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个,常规粳稻、大豆、马铃薯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大豆、水稻、小麦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全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接近90%.
湖南: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衡南县基地开展攻关测产验收,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周年亩产16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
“创造这个新纪录,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功不可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说。
湖南是杂交水稻的故乡。几十年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上不断刷新纪录。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战略,按照政企研合作、产学研一体发展的思路,全省建立“一个产业、一个院士或专家团队领衔、一个技术体系支撑、一批良种繁育基地、一批龙头企业、一个工作专班”“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春耕、秋冬生产关键时节,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将技术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现在种田呀,不仅有好种子、好肥料,还全都用上了高科技!”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村民杨玉明兄弟3人,2011年通过土地流转,把三个村民小组的350多亩水田全部承包下来,合伙种粮,今年正好是第10个年头。说起种粮,杨玉明打开了话匣子:“每年种水稻的纯收益有20万元,给其他村民搞田间机耕、机收服务,还有10多万元收入。我们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
新疆:机械生产节本增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新湖农场,9月播下的冬小麦已露出新芽。“我们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下种均匀,行距误差不超过5厘米,后期灌溉和采收就方便多了!”新湖农场二十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唐红富说,今年农场种了1万余亩冬小麦,种植户亩均增收500余元。
新疆地域辽阔,大农业、大农机,让现代农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纵横驰骋。2021年,新疆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2%.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让新疆粮食迈出高质高效新步伐,也让精细化理念在这方沃野生根发芽。
“过去单产达到550公斤的成绩算优秀,今天才算及格。”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粮农朱兵说,“以前麦地浇水24小时离不开人,现在用手机就能直接操作,你看这滴灌系统,省时省力还精准。”
新技术、新观念正在改变畜耕人挖、肩挑背扛的传统农业,解放了农民的手脚,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
“过去,靠天吃饭,产量根本保证不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托布村的种粮大户张庭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和扬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使用北斗导航成套智能农业装备技术,通过9道工序进行复式作业,不仅节省人工人力,产量还更有保证。”
“今年全区夏粮增产超亿斤,全国夏粮增产量的五分之一来自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说。
(本报采访组:本报记者任爽、李晓东、赵秋丽、李志臣、张士英、赵嘉伟、李慧、赵明昊、王艺钊)
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打造中部城市群驱动力
2020年11月15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的罗坑体育特色小镇,游客在体验户外蹦床项目 彭昭之摄/本刊
◇“十四五”期间,中部地区每年有近400万人口进入城市,这将进一步激活中部城市群以及都市圈的活力,逐步扭转中部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带来中部发展的多重新机遇
◇当前中部一些省还存在“一城独大”,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并产生城市病等现象,甚至一些中心城市周边的大城市也出现人口净流出。中部城市群面临进一步破除壁垒,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的挑战
中部如何崛起?
《了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调研的多位干部和学者表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部地区人口为3.6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25.83%),拥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两大城市群,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四个“万亿俱乐部”城市,虽然城市密度高,但区域整体城镇化率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中部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也是未来增长的潜力。
今年7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多核”驱动成为战略指引。《意见》还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受访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中部地区每年有近400万人口进入城市,这将进一步激活中部城市群以及都市圈的活力,形成区域乃至全国重要增长极,引领中部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迎来黄金发展期
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十四五”开局特别是《意见》发布后,中部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全面起势,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
一体化步入新阶段。
如长株潭城市圈的深入一体化发展。以2005年10月正式公布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始,一体化16年的长株潭迎来全方位推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新阶段:成立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三市也分别成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一体化工作的集中领导、统筹调度、督察督办。长株潭三市建立起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合作高层决策机制。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创业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生态同建、服务同享--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大关键性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十同”任务清单。
在抱团发展共识下,长株潭城市群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推进。长株潭城际铁路平稳运行,连接湘潭高铁北站和长沙地铁3号线山塘站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进展顺利,可与长沙地铁3号线无缝衔接,湘潭市民有望2022年底在“家门口”乘坐长沙地铁。
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
武汉城市圈瞄准六个领域同城化。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领头羊,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统筹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创新、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要素市场六个领域同城化发展。立足要素、区位、产业等优势,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开放互动、服务共享,充分发挥武汉的引领作用。
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2020年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集聚河南省超过30%的人口和45%的经济总量,发展势头强劲。河南进一步围绕郑州聚合资源,将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成为重要增长极;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步伐加快推进,郑州与开封迈入同城化发展新阶段,郑新、许港、洛济焦等都市圈重点产业带建设全面启动。
江西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全面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驱动轴,力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向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向东对接长三角,“赣西转型升级区”向西对接长株潭等中部地区。围绕驱动轴,全省一盘棋,根据各地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完善生产力区域布局。
山西坚持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着力打造全域协同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支持太原都市区率先发展,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承东起西,连南接北,畅通循环,借势共谋发展。
河南以流域带动区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强化与其他增长极牵手互动,借势发展。东引,深化沪豫、苏豫、浙豫战略合作,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西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推动郑州、洛阳、西安三大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跨省域协同发展;南联,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联动,联动推进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北通,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京豫战略合作和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强化豫鲁晋交界城市对接合作。
安徽发挥合肥都市圈既是长三角的发展腹地,又是中部地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还是长三角一体化、中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多重战略叠加覆盖的交汇点这一“左右逢源”区位优势,为安徽在中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破壁垒谋聚合四大着力点
采访过程中,一张卫星夜景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太空看夜间的东北半球,我国中部城市“星光闪耀”不乏“亮点”;但相比东南沿海的“灯火璀璨”,中部六省则或多或少显得“亮度”不强,“亮面”不足。
分析人士指出,近些年中部城市群发展迅速、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城独大”、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产生“城市病”与周边城镇与农村衰退出现空心化趋势并存,甚至一些中心城市周边的大城市也出现严重的人口净流出。中部城市群要发挥增长驱动力作用,面临进一步破除壁垒,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的挑战。
提升中心城市首位效应,搭建金字塔架构。
中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中心城市首位效应较弱,辐射能力不强,不足以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城市群内各量级城市功能差异不显着,土地等传统要素和数据等新型要素尚不能在城市群内实现自由流动。在此背景下,行政壁垒叠加导致城市群发展协调难,突出表现在一些重大项目推动落地时效有待提升。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中部城市群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问题,尚待形成产业发展的梯次效应。
一是部分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各吹各号、各自为战”,不同程度地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情况和态势,与互补发展尚有差距。
二是各个城市群之间仍缺少横向深度合作,仍存在“东张西望”、盯住珠三角、长三角或京津冀、成渝地区的情况,提升合作深度引发聚变效应面临挑战。
三是中部地区聚焦信息技术、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布局,城市群成员之间、中部各省之间外在链接多,内在链接少,产业协作程度较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互相争资源、争人才、争项目导致要素成本人为推高等现象。
专家指出,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外引内联中加强产业协同,做大做强中部优势产业。
加快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先进轨道交通体系、高速公路触角可以直达城市群及辐射范围内县城及很多乡镇,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产业梯次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中部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和群内农村间尚缺少快速通达的交通设施。
破除服务剪刀差制约。
中部城市群、都市圈内各城市间公共服务质量尚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人口交互流动;专家建议,逐步破除公共服务存在的户籍、医保、社保、教育等互通互认障碍,补齐城乡公共服务如医疗、养老特别是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剪刀差”,推动中部城市群提速提质。
抓住400万人进城的机遇
根据《意见》部署,“十四五”期间,中部地区每年将有近400万人口进入城市。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以过去10年中部人口增加最多的郑州为例,每年新增约40万人,巨大人口增量将逐步扭转中部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带来中部城市发展多重新机遇。多位受访专家表示,顺应趋势,中部地区应借助大数据等手段推动“一网通办”,加快都市圈同城化;借鉴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中的经验做法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壁垒,切实推动中部以城市群发展为动力的“多核战略”.
树立一盘棋思维。中部地区各省要树立协同并进的发展理念,在提升城镇化率的基础上,做强龙头,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形成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生态共保共育的发展格局。
突出差异化定位。在国家层面,引导中部城市群、都市圈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在省级层面,城市群要统筹园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对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由省级政府根据城市群发展基础进行统筹,培育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产业协作体系;探索多元协作机制,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实施一体化管理。城市群要突出多元投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融资等方式,设立一体化发展基金,用于一体化项目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基于大数据和电子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异地公共服务便捷度,共同营造良好“双创”环境,在互动合作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区域养老服务合作,推动政务资源互认共享,全面实现都市圈同城化“一网通办”,并在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统计体制、户籍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打造传导链生态。大力提高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同时推动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向次中心城市、城镇和农村延伸的经济生态。把城市群中心城市周边纳入首位城市主导的产业链分工环节,通过帮助欠发达次中心城市、城镇和农村产业振兴,促进区域发展。发展保障坚持资源整合,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紧抓科技创新不放松,巩固增强发展新动能,让“科创+产业”同频共振、良性互动。
(记者 苏晓洲 刘良恒 参与采写记者:徐海波 余贤红 吴慧珺 刘怀丕)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