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规模沙尘暴频袭北京今后还会有沙尘暴吗?

时间:2021-05-26 12:2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网 点击: 载入中...
  原标题:本报记者沿着北方万里风沙线实地探访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防沙治沙工程
 
  大西北网讯  沙尘形成通常需要3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只要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北京等北方地区必然会有沙尘暴存在。尽管北京周边的风沙源治理工程已有成效,但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国际合作。
 
  今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5次较大规模的沙尘暴,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甚至是质疑和争论:沙尘暴怎么又来了?沙尘暴何时结束?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什么没有拦住沙尘暴?
 
  5月19日至23日,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胡培兴等人沿着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走访了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和朔州等地的防沙治沙工程,对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北京有沙尘暴是长期的
 
  3月15日8时,我国可视的沙尘区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公里,北京、河北、甘肃等12个省区市受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这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今年以来,华北地区遭遇了5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
 
  “今年春季华北地区沙尘的沙源地主要为蒙古国。目前,蒙古国土地荒漠化已达87%,近年来急剧恶化。”5月20日晚,胡培兴在白天实地考察了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沙漠化治理情况后说。
 
  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国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仅占国土面积的7.9%。目前,该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胡培兴详细讲解了沙尘形成的原理,他说:“沙尘形成通常需要3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其中,沙尘源是物质条件,大风是动力源,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热力条件。”
 
  今年春季由于蒙古国降水稀少,温度偏高,冻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期间融化,再加上地面植被稀少,易形成浮土,在蒙古气旋大风的作用下,很容易将地面浮土扬起,并随着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带来遮天蔽日的沙尘天气。
 
  胡培兴判断:“只要具备沙尘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北京等北方地区必然会有沙尘暴存在。因此,北京有沙尘暴存在是长期的,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
 
  沙尘暴并不意味防沙治沙无成效
 
  针对一些人质疑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功效,胡培兴说:“事实上,北京周边的风沙源治理工程真的有成效,不遇到极端的天气情况,北京很少能见到沙尘暴天气,而且沙尘暴的浓度降低,持续时间也非常短。北京等地今年出现的沙尘暴并不意味着多年的防沙治沙白干了,更不能以讹传讹地怀疑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功效。”
 
  据统计,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近2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902.9万公顷,工程固沙5.1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大背景是20多年前京津乃至华北地区多次遭受风沙危害。特别是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2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有多次影响北京。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较为罕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从2000年启动,旨在减少首都周边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沙化土地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完成营造林752.61万公顷;2013~2022年,二期工程实施,工程区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6个省(区、市)138个县(旗、市、区)。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涉及门头沟、房山、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8个区,从2013年启动至今,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工造林40.9万亩,封山育林105.9万亩,人工种草11.7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474.9平方公里。
 
  荒漠化防治应加强国际合作
 
  沙尘暴长期存在并不意味着应对沙尘暴没有任何办法。胡培兴介绍说,中国的防沙治沙有非常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同时给沙漠化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收益。联合国认为,中国是世界防治荒漠化的“领头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尘天气次数年均减少20.3%,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
 
  目前,北京市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177天增加到240天,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从年均13次减少到年均2~3次,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然而,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全世界,每天约331平方公里土地退化为沙漠或荒漠,导致13亿美元经济损失。
 
  胡培兴呼吁:“荒漠化防治当务之急是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要拿出资金,援助干旱和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开展防治。比如,蒙古国的国力有限,是需要大力支援的国家。”
 
  与此同时,胡培兴表示,可以借鉴我国防沙治沙经验,开展全球防治荒漠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活动,我国已经多次给蒙古国无偿提供技术、经验等支持。荒漠化无国界,光靠一两个国家力度是有限的,必须全世界联动起来,一起遏制荒漠化的进一步恶化。(记者王冬梅)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