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让我们走进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走进李大钊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大钊纪念馆瞻仰大厅
站在新文化运动最前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的一部分)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他的幼年孤苦凄凉。出生前父亲已故,不满两岁时母亲去世。他在祖父李如珍抚养下长大。

李大钊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李大钊刻苦求知,心怀天下。1913年北洋法政学校毕业后,他东渡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场景再现:李大钊与《新青年》杂志的编委们在一起
1917年回国后的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参加《新青年》编辑部的工作。他与陈独秀、鲁迅、胡适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大潮。

发表在《新青年》第2卷第1号的《青春》一文,号召青年要“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李大钊号召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1918年6月,李大钊与王光祈等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李达、蔡和森、赵世炎、张闻天等都参加过这一组织。此为部分会员合影,右三为李大钊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许多青年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如毛泽东、周恩来等。
1918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助理员。他回忆:“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无论身处什么职位,李大钊都艰苦朴素。他把三分之二的薪水用于革命事业上,剩下的三分之一还要资助贫困学生和有困难的同志。为此,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会计科说:“每月发薪水时要先寄给李夫人一部分,以免大钊家里做无米之炊”。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场景再现:李大钊在写作文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新青年》第5卷第5号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8年11月李大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于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始。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新青年》第6卷第5、6号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自己的觉悟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正是李大钊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我们要急急组织一个平民的劳动家政党”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
为了更好宣介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一体的社团组织,是中国北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场景再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不幸被捕入狱,李大钊积极营救陈独秀出狱。为保障陈独秀的安全,李大钊扮成车夫,护送陈独秀经天津乘船去上海。在途中,二人就建党问题交换了意见,成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开始。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李大钊为核心和领袖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后各地广泛建立起党团组织,为党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场景再现: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的办公室,共产党早期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
1921年3月,李大钊发表了《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公开呼吁:“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他最早公开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统一的共产党组织的主张。

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4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京,同李大钊商谈正式组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派邓中夏陪同马林前往上海商议,正式决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将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

“三·一八”运动中请愿群众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与武装军警对峙的情景
1926年3月18日,李大钊领导北京10多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会后李大钊亲自带领请愿团去段祺瑞执政府请愿。1927年4月6日,张作霖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

1927年4月9日塔斯社报道李大钊在狱中的英勇表现
李大钊在狱中的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秘密审讯,百般折磨,但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当时报纸关于审判情况的报道
1927年4月28日上午10时,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秘密组织所谓特别法庭,突然开庭判决:对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立即处以绞刑。

李大钊英勇就义
在刑场上,李大钊第一个从容地走上绞刑台,凶残卑鄙的敌人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3次,李大钊献出了他还不足38岁的宝贵生命。

纪念馆广场轴线的38级台阶,寓意李大钊38年人生岁月
李大钊在《牺牲》一文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资料提供:河北省纪委监委 唐山市纪委监委 李大钊纪念馆)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