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终于尘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包括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域以及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等在内的临港部分陆路区域。临港,究竟为何会入选?
长江泥沙经年冲积,钱塘江的浪潮顶托以后不断沉淀,形成了临港这块土地。21世纪初,开发者们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围城时,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难描绘出今日临港的发展:S2建成,东海大桥通车,洋山开港,四大开发公司南下,产业区崛起,16号线贯通,特斯拉进驻……这个离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悬东南海滨的地方,一点点发力、一步步前行,描绘着新城新景。
但这些,都不足以回答为何会被选中这个疑问。
特殊经济功能区:为什么是临港
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其中一个定位。新片区的“新”和“特”,不是简单的空间扩大,也不是简单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体制、新功能、新产业、新经济,打造全球经济网络新枢纽。
为何要在临港落子布局?
此前,有位业内人士曾说:新片区要综合考虑对国际化产业的承载力和对区域综合监管的便利度,还要符合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
“五龙汇聚”,被用来形容临港的区位交通优势: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陆、空、铁、水”五种交通于一体的区域。
在临港产业区内,有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东南部地区唯一的多用途、综合性公共港区。短短三年,南港就发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滚装码头,2018年,从这里转运分拨的汽车就有40万辆。
港区联动,极大便利了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中船、西门子、商飞、瓦锡兰、马士基、DHL、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在这儿垒起了汽车、船舶、航空、海洋等产业制造基础,无不是国际经济的“兵家必争之地”。
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临港前,高层特意来到这里考察。据说当时他们站在港口、面向杭州湾远眺时,不停地说着“Great”!特斯拉选择落户临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临港产业区里拥有这样一个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能够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来,大量零部件海运而来,超级工厂产出整车,又海运分拨到亚太区域。“特斯拉是我们向高端产业迈进、坚持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一个示范”。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说,“临港新片区要呈现的,正是高端制造业与塑造国际产业链的结合。”
地理优势、产业积淀,而新片区着眼的“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等制度突破,必然与产业升级相辅相成。
“投资贸易自由化”:要素流动东海边
新片区的制度创新突破,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从“贸易便利化”到“贸易自由化”,两字之变,变的是什么呢?
查看词条定义,前者是指为贸易的物流管理和结算等方面的手续简化和便利提供方便;后者是指贸易政策的放宽或管制的减少。的确,自贸区虽然也是“一线放开、区内自由”,“先进区、后报关”,但货物到港,还是要向海关申报,仍需要进境备案清单;而在新片区内,“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我们可期待更大程度的开放和自由。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现行的管理方式,适合的是在岸和部分转口贸易,就是我能明确告诉海关我的货物目的地是哪里;而新片区探索的,应该是离岸贸易,“最先进、最宽松、最合理的体制,吸引的是货物、资本、服务等全球资源的汇集”。
德国的曼恩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船舶发动机制造商,他的其中一项业务,是给国际班轮做发动机的维修保养。发动机上有个钢套,卸下来做保养时,需要用设备打磨,具体打磨到什么厚度,必须用一套专用设备去测量直径。
“现在,为了一个直径测量,曼恩得把钢套运到哥本哈根去,做完再运回来,等下回班轮停靠上海港再给到客户。”上海临港现代物流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贸易部经理阮海一说,“曼恩已不止一次提到,如果维修业务量能上去,他们就在综保区内设一个维修基地,直接搬一套测量设备过来。”
而显然,在目前的业务量下,这样操作成本太高。此类维修、加工业务,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有点麻烦。一般贸易,正常的货物到港,都需要有仓单,但维修件以什么方式报关、入关;还有比如船舶维修用配件,当它出保税仓库时,性质为货物;当该配件装上船舶替换受损零件时,其性质变为了船舶物料;根据现行海关相关法规,不同性质的同一货物,有不同的监管方法。
位于新片区内、背靠临港产业区的上海南港,此次将被划入围网区内,成为综合保税区域。未来,它将成为上海推进建设“区港一体化”创新业务形态和监管模式的重要载体;将会有很多新的业务模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属于“境内关外”的地区开始发展,比如保税加工制造业务,可以服务于两头在外的先进制造企业;又比如面向国际的分拨运营,那么这里或许会成为国际企业在亚太设立分拨中心的首选地。
在一种更自由的贸易环境下,货物就不限于进出口,而是有了“发呆的时间”:可以海运至分拨中心,等待订单;可以加工,比如散装奶粉变为罐装;还可以维修保养检测。
“有了这些新的业务模式,我们就可以为产业区内的企业开发两头在外的离岸业务,尽量拉长他们的生产线和服务线;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参与到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上海临港现代物流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贸易部经理阮海一希望,未来上海南港还能开通与洋山深水港的穿梭巴士,承接洋山港的溢出效应。
离岸业务的展开,需要资金流动便利、人员自由执业作为保障;而后者又能让前者有更广阔的操作空间,衍生出更丰富的内涵。当全要素更大自由的流动,全球经济网络的新枢纽将可期待。
税收保障:高科技竞逐滴水湖
临港主城区环湖西一路,刚刚完成了一处“行人过街请求系统”的改造:简单讲,就是通过视频分析来控制行人红绿灯。在行人等候区没人时,车行道绿灯常亮,这样就避免路口车辆排队;有行人过街,待行人等候区的摄像机识别到人时,车行道切换为红灯,人行道则“红转绿”,实现行人让红绿灯“说话”放行。
这是临港科技城内一家初创企业对智能交通的一次实践。这类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似乎在点滴渗入这座新城的脉络。南邻杭州湾、东接滴水湖,一座年轻的科技城正在崛起,7平方公里区域内,图森未来、主线科技等无人车驾驶团队,在此驰骋;地平线、商汤科技以算法芯片、人脸识别技术,引领科技未来;寒武纪、云从科技等人工智能团队,在科技城内吹起号角……
滴水湖的空域和湖泊,正成为低空数字化及无人船企业竞逐科技的舞台。
四年前,临港就将人工智能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现已是人工智能企业的重要集聚区。新片区的到来,让人工智能连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几大产业,先期享受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在我们的税收体制中,企业所得税采用25%的税率,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需满足一定条件,并耗费一定时间;这就意味着,很多初创型企业并不能马上享受此项优惠。
“初创型企业处于研发关键期,往往需要押注几个产品方向,大量投入,以求脱颖而出;而初创型企业在前期往往都缺钱。”同温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得浩说,从去年4月创立至今,在研发上已投入2000万,这对全靠自有资金投入的企业来说,不算小数目。“这10个点的减税,可能在初期显现的意义更大。”
回头看自贸区的定义,如此描述: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特区。优惠税收,本就是其中应有之义。
在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家明看来,实行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国际上自贸区的通行做法,如新加坡、韩国、德国等著名自贸区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在15%到17%左右。“这样做能构筑全球优质企业的引力场”。
这次享受优惠的企业,在临港都有一定规模的集聚度。“将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也有望被纳入。”临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杰认为,一个政策享受面越广,就越有价值:“我们目的明确,这些领域都是全球化竞争的前沿阵地,重点扶持发展是必然,我们就是要打造临港地区的创新策源地;税收减负、政策助力,未来,会有更多高科技梦想在滴水湖起飞。”
临港,宏图再起。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