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内蒙古:民族团结心聚力绿色长城筑北疆

时间:2019-08-03 20: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人民网 点击: 载入中...
  黄沙不见,绿色重现,蒙古马驰骋新时代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内蒙古:民族团结心聚力绿色长城筑北疆
 
   
  呼麦起,野草生香沁心脾。微风吹,碧草摆动弄新潮。七月的内蒙古大草原,美不胜收。
  
  内蒙古的美,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待。今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必须以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做出了这样一份庄严承诺:“我们一定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转化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听取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马鞍山林场造林护林工作情况汇报。他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宁静,万千内蒙古人民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做大做强草原经济,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带着对这份承诺的关注和期待,参加“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们,深入内蒙古自治区腹地,切身感受大草原迸发出的勃勃生机,记录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着的奋进故事。
  
  做活绿色经济:生态好了牧民富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古老的民歌,勾勒出壮丽富饶的草原图案,烙印在人们心间。而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呼都嘎苏木巴音胡舒嘎查的百格利生态牧场里却有一番“另类”的草原景象。
  
  这里的草很绿、很密。牧场里没有草原“标配”的牛羊成群、骏马奔驰,取而代之的是闲庭信步的柴鸡。它们时不时还会表演绝技,扑扇着翅膀飞跃草丛。
  
  “我们给它们取名叫做‘草原飞鸡’,”百格利生态牧场负责人呼和图嘎一登场就有些与众不同。他说,自己是个“非主流”的牧民,不养牛羊改养鸡,还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们一起与鸡为友,研究它们的习性、生活规律,甚至还给它们建起了“别墅”。他还说,养鸡费心还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能保证脚下的这片草原不再变回原先的“沙漠”,这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曾经的呼和图嘎也是一名传统牧民,骑马赶牛羊。但由于缺乏科学放牧,草场压力不堪重负,连年退化。潜在着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犹如猛兽张开血盆大口朝向草原,加之世纪之交连续三年的特大综合性自然灾害,正蓝旗的草原荒了,牛羊瘦了,牧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差。
  
  下狠心,改善生态!是草原的儿子就要减轻他的痛苦。面对生态环境倒退暴露出的人、畜和草之间的矛盾,呼和图嘎首先压缩了自家养畜规模。要知道,牧民的富裕程度是和自家牲畜的数量有关,这也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呼和图嘎放下了游牧民族的尊严,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好养育自己的草原。
  
  搞旅游。但草原变成了荒漠,谁愿意来这里看沙呢?一来二去,呼和图嘎迷茫了。他甚至要逃离这里,去大城市里打工。直到200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深度沙化的巴音胡硕嘎查成立了沙地生态研究站,专家们提出了牧民养鸡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苦苦找寻的既能替代牧牛羊,实现发家致富的好产业;又能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好办法吗?”呼和图嘎看到了希望。
  
  但要迈出第一步,需要的勇气可不小。“祖祖辈辈都是养牛养羊,养鸡还叫牧民吗?”准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呼和图嘎在同学聚会上遭到了质疑,甚至有同学开玩笑地说他从一个骑马赶牛羊的蒙古汉子,摇身变成了骑着三轮拉着鸡的“另类”。
  
  除了牧民传统观念的压力外,草原牧鸡还是一项技术活。鸡生病了怎么办?会不会传染给其它牲畜?恶劣天气来袭,怎么保护它们?呼和图嘎甚至没有想到,连建个鸡舍都如此繁琐。“起步阶段,我们在草场上养了3000只鸡,但后来发现这并没有减轻草场压力,反而加快了草场的退化。”呼和图嘎回忆道,尴尬的结果更让他和草原牧鸡成为其他牧民的笑柄。
  
  呼和图嘎和中科院的专家们没有灰心,他们一边观察研究,一边摸索改进方式。分片建鸡舍,控制密度。鸡的数量从一个草场3000只,变成一个鸡舍100只,80只,再到现在的20只,看似简单的减法却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每一个鸡舍可容纳鸡的数量,还有分布面积都是最大程度放养柴鸡和维持草场质量间的最佳平衡。”
  
  功夫不负有心人。呼和图嘎和专家们的努力令草场焕发了生机,曾经裸露的沙丘上长出了绿草,草地上的草籽和昆虫给鸡提供了天然“美味”,大量的鸡粪又为草地补充了有机营养。草原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干涸多年的水泡子也泛起了波光,野生动物们开始移居至此。
  
  草原活了!呼和图嘎借机修起了蒙古包,搞起了民宿,并取名为百格利生态牧场,译为“自然”。一座座纯木打底的黄灰色毡包,配以向南迎广的落地窗,与绿油油的草场浑然天成……这样的美景,令来过的游客都说好。“我这儿的游客好多都是回头客,每次来必点清炖草原飞鸡。”呼和图嘎说,很多游客都留恋“草原飞鸡”的味道,一个北京游客回去后马上就建了个微信群,让他定期把“草原飞鸡”发到北京。没多久“草原飞鸡”就被消费者认可,呼和图嘎手机里的微信订购群一下子发展到八个,客户也有了3000多个了,里面还包括农贸市场这样的大户,“去年一年,我光在北京就卖出了8000多只鸡,赚了近30万元。”
  
  十余载寒暑,呼和图嘎的牧场从黄沙漫漫的荒地,变成了“沃野千里绿,青山万木春”的宝地。“草原飞鸡”也从呼和图嘎的“取款机”变成了草原生态恢复的“领航机”。在正蓝旗政府推动下,草原牧鸡成为当地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牧民养鸡,政府补贴鸡舍的70%,鸡苗16元,鸡饲料免费提供。出栏时,合作社再以75元的价格回收,每只鸡牧民能有20到25块钱的利润……”政府下力气,看到了草原牧鸡带来的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牧民们也开始转变观点、放下偏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当兵复原回来的小姑娘,说从网上看到我的报道后也要推广草原牧鸡。她说这样可以保护好自家草场质量。她当时就买了2000只鸡。”呼和图嘎骄傲的说道。
  
  或许,“草原飞鸡”还无力撬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大杠杆。但它与草原发生的微小的催化作用,却让“靠草吃草”的牧民意识到,自然资源不是取不完的,保护好脚下这片“绿水青山”,待其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之时,也必将会为世世代代创造用不尽的“金山银山”。
  
  截至2018年,正蓝旗牧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4%提高到55%,林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浑善达克沙地重度受损地区得到有效治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得到全面巩固和加强。不止如此,一批依托草原生态为主的绿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秉承“尊重生态、师法自然”理念的蒙草生态,通过20余年的科研实践,创造了生态修复领域的奇迹,将开采百年之久的“人造天坑”扎赉诺尔露天矿变为林草如盖、飞鸟集聚的“梯田”。“百年煤城”也因此摇身变为“网红”旅游胜地,活生生的演绎了一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传奇故事。
  
  筑牢绿色屏障:黄沙走了林树来了
  
  大巴车在白二爷沙坝树林中穿梭。车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在绵绵细雨的挑染下,显得更加翠绿。“白二爷沙坝位于和林县南部,属黄河中游东侧向西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沙区……”讲解员在车内介绍道。
  
  从未到过丘陵沙区地带,对它的印象大致是炙热的阳光和连绵起伏的沙丘。风一吹,黄沙扑面而来……很难把这种地貌与眼前的整片绿洲联系起来。以至于,当站在白二爷沙坝观景台环视四周时,竟有种时空交错之感。
  
  八十年代前,白二爷沙坝是和林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盖度不足15%。用这里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白天黄风大,黑夜大黄风,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居住在此的百姓更是受罪,有时候风沙大得找不到回村的路,等风沙停了才发现竟然走到了隔壁村口。
  
  严重的风沙不仅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更对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北疆的生态环境带来持续的破坏。于是,从1982年开始,白二爷沙坝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也是从那时起,“治沙造林”成为了一种职业,更铸就了“牢记使命、实干担当、科学求实、绿色筑梦、久久为功”的白二爷沙坝精神。
  
  “4月13日,杨树苗、150株、浇水。5月1日、小雨、撒蒿籽、培土。风后栽植培土、春秋季剪枝、冬季保温……”翻开老队长乔义的治沙笔记,里面详细记录着白二爷沙坝种树治沙的点点滴滴。
  
  “我今年69岁了,是这里的第一任队长。82年一开始治沙,我就来了。”老队长用温和的嗓音诉说起往事,当时的情景如播放电影般闪现出来……“刚到这儿的时候,就是茫茫的沙漠。一起风,米粒大的沙子打在脸上非常疼。我们队有120人,分男队、女队挤在几间小房子里。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在六号山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由于地势高存不住水,栽下去的树活不下去。我们就只能挖开一道道水平沟,再填上表土,用来蓄水蓄肥。当时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床,在工地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就这样,乔义带着队员们没日没夜地干,愣是把六号山改造成了防沙阵地。“战壕”挖好了,本以为老队长能喘口气,可他又操起“积粮”的心。
  
  一次,乔义回家探亲,到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天空就开始飘雨。这可是种柠条难得的好时间啊!“要保证成活率,就需要赶在下雨天种植,”乔义焦躁的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冒着雨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到工地,开始上山点柠条、撒蒿籽。这种“赶雨种树”的场面,乔义和队员们数不清经历多少次了。有几次下鸡蛋大的冰雹时,队员们索性在沟里挖个洞,把头藏在里面防止被砸伤。也许,就是因为这几次柠条和雨水及时的“邂逅”,才让六号山的阵地越建越扎实。
  
  慢慢地,杨树、柳树,多达20几个品种的树种在这里扎根。眼看着,工地开始焕发生机,可老队长还是没闲着,他跟着技术人员把白二爷沙坝每个角落都摸了一次底,仔细察看地形环境、详细记录植被变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植经验。防虫、气温、水分、日照、树苗间距、树苗分类栽植、树木后期护理、挖坑深度、成活率、耐旱程度、病害种类、成长时间周期、草木如何穿插等,几乎涵盖所有栽植的细节满满当当的写了40余个笔记本。用乔义的话说,这些“干货”是他前半生最重要的宝藏。
  
  老队长一页页的笔记,见证了白二爷沙坝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蜕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白二爷沙坝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和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种草保存面积达12万亩,植被盖度提高到75%以上。环境改善了,此前搬离的农户们又回到白二爷沙坝,种起了地、养起了牛,并逐步形成了以奶牛养殖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如今,居民人均收入已达11000多元。
  
  质朴的白二爷沙坝人,面对镜头时总会羞涩地摆摆手,道一句,“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但就是这双饱受了风吹雨打的手,却构筑了中国北疆坚实的林海屏障,谱写了中国防沙治沙史的传奇。
  
  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类似的传奇还在不断涌现。
  
  “心里只装着村民”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琴,带着铁工泡子村村民,在十年间将黄沙披上绿衣,把过往沙地变成聚宝盆。扎根草原40余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廷·巴特尔,带领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在荒草地上建成了“生态村”,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新时代的内蒙古做得到,未来一定还会越做越好。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澳门“一国两制”事业进入新时代(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
  • 安徽守护一方好山好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
  • 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安徽 隆起内陆开放新高地(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