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西沟村:太行山里的乡村之变

时间:2019-05-13 17:3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视网 点击: 载入中...
  
  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村,地处太行山区,因陆续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而闻名,全国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也在这里诞生。几十年来,合作化就与西沟结下不解之缘,并让这个小山村发生着巨变。今天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就到西沟去看看这个老典型村的新变化。
  
  
  
  一场春雨过后,西沟村一年一度的种树活动开始了。90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带头上山种树。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这样种,就能活了,将来就靠它发展了,你们可都种好啊。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永红:在这种山上主要还是土的问题,土太薄了,没有土,都得从下边那个小荒地,实在没有土的地方,就背点土(上来)。
  
  种树是西沟村近70年来一直保持下来的老传统,西沟也因种树彻底改变了模样。
  
  
  
  
  西沟村党总支书记郭雪岗:我们现在全村的造林总面积达到了26700亩,我们的(土地)总面积是30500亩。
  
  成立合作社要在石头上种树
  
  如今的西沟绿树成荫,是农业旅游的示范点。而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沟可不像现在这样,山上沟底,石头遍地,耕地很少。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当时困难很大,糠菜半年粮,吃不饱、穿不上,我们这个地方是最穷的地方,石头山、石头沟,没土光石头,谁干也发愁,不艰苦奋斗就没出路。
  
  不艰苦奋斗就没有出路。1951年起,李顺达、申纪兰成立合作社,领着西沟人开始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沟滩治理,但要在石头上种树,难度可想而知。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老百姓也有点灰心,种了三百亩成活率很低。李顺达同志说。不要说是几棵,就是(活)一棵也说明这里这个山上能种树。
  
  荒山荒沟变成“绿色银行”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松柏长在了山头,杨树长在了沟壑,荒山荒沟成了西沟人的“绿色银行”。
  
  改革开放后,西沟村将农业合作社升级成经济合作社,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饮料厂等10多个企业。
  
  
  
  
  原西沟村党总支书记王根考:我们都尝到这个甜头了,比如说前几年我们这个核桃,有的户一户光核桃一项收入有两三万块钱,都是了不起的数字。
  
  落后企业被淘汰发展再次面临难题
  
  但是,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西沟村一批落后产能的村办企业被淘汰,西沟发展再次面临难题。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王亮:污染的企业不让干了,高耗能企业,上边那个硅石厂、铁合金厂全部都拆了,淘汰了。
  
  西沟人造林的“老本行”,现在又变成了脱贫的好产业。合作社在这里孕育,也在这里壮大。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合作社又承担起了新的功能。目前西沟村已有四个造林合作社,吸纳了128户贫困户。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杨永红:我在这儿一年工资按日算,一年200来天,也就是两三万块钱。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郭文生:种树挣个钱,挣个零花钱,也不误种地,也不误收秋。
  
  脱贫奔小康还得靠产业
  
  
  
  脱贫奔小康,还得靠产业,近年来西沟村创办企业和引进项目不断涌现,村民增收有了更多选择。眼前这一排排香菇大棚就是在被淘汰的铁合金厂原址上盖起来的。2014年,由22名党员率先入股,成立村办种植合作社,尝试种香菇。
  
  
  
  
  西沟村村民张玲霞:一年就是挣一万六、七。这两年身体也不好,腰不行,也出不去,我爸爸身体,年龄也大了,还得照顾他,也出不去,所以就到这里靠近村,有事做,就打打工。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王亮: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出不了门的,就是在家照顾儿童、在家照顾老人的妇女,来这上工来,来这挣工资来了。
  
  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种植香菇
  
  同时,西沟村还把光伏发电作为脱贫致富的一个手段,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种植香菇,实现立体化开发。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王亮:预计今天这个电量在一千五六百块钱。
  
  记者:现在通过这个智能软件,每天发多少电、挣多少钱,一目了然。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王亮:对,一目了然,就都知道了。
  
  2017年,合作社依靠种香菇和发电,收益22万元,其中16万元用于村民的务工工资和贫困户分红。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王亮:大队(村集体)搭好台,叫你来挣钱,挣上钱脱贫。
  
  生态和文化吸引八方来客
  
  近年来,西沟村硬化道路、改造自来水网、整治环境卫生,用良好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每年能为西沟引来18万人次的游客。2018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老典型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黑马添翼达四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邮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铁龙飞驰强国脉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
  • 大潮奔涌起东方——从壮阔70年看中国力量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青海:守住生态,呵护
  • 新中国峥嵘岁月|中华民族大家庭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