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长城脚下开幕以来,游客纷至沓来。看世园会不仅是看奇花异草,更是看生态文明。在4月28日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五个追求”的行动倡议,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28日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以《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为题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发出全球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邀约。
习近平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提出了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五点主张。现场嘉宾以阵阵掌声,表达了对讲话的热烈回应。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的五点主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而北京世园会正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漫步于北京世园会中华园艺展示区,能领略到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园艺风格,这里的一花一木、一枝一叶不仅承载着文化基因,也展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华园艺展示区向游人呈现了一个个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安徽园设计师王引说:“本次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我们的徽派的古村落它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与徽派的白墙黑瓦的建筑融到皖南的青山绿水里面,本身就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一种最好的体现。”
在北京世园会的建设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也展现了中国现代科技与生态元素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中国馆为了减少场馆内的空调使用,将室外的风吸到地下,然后通过一段200多米的管线,在夏季的时候将风输送到场馆给室内降温。利用地道风降低空调使用能耗、利用雨水收集实现能源循环再生,中国馆成为了一座有生命、会呼吸的建筑。
而由94朵花伞组成的国际馆不仅造型独特,这些“花伞”还被赋予了更多绿色、科技、智慧的功能。
北京世园会国际馆设计师游亚鹏介绍:“每一个花伞集合了好几种科技成分,自然遮阳、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光伏发电都集合在每一朵伞里面,尤其雨水收集,是把雨水顺着每一朵花伞的伞瓣汇集到伞芯,然后再顺着立柱,再下到地面上,再进行渗透。”
热爱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说到世园会园区内最绿、最生态的地方,那就要数自然生态展示区了。这里是在原有的妫河森林公园基础上改造提升而建成。3.5公里的木栈道穿行在展示区内,可以让公众提供近距离感受、体验和发现自然生态的魅力,而为了避免施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些木栈道都经过了特殊的设计。
世园会自然生态展示区设计师马迪说:“所有的木栈道的下面是通透的,我们没有对生态进行隔离,这个廊道的连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物种能够稳定,平衡地继续向下发展。”
自然生态展示区建立了完整的生物循环圈,原来森林公园内枯死的树木也予以了保留,虽然在景观上打了一些折扣,但其生态的意义却更为突出。
马迪说,枯死的树木烂掉,由微生物分解完以后变成养分,再由其它植物吸收,再形成生长,形成了物质的自然循环。
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说:“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具体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去的,通过点点滴滴通过每种树的保护,每种植物的保护,每块湿地的保护践行着,只有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保证整个园区真正成为一个生态和谐的小的生态系统。”
在世园会,人们不仅可以看山看水看风景,而且可以从很多方面感受到建设者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的科学治理观。约40公顷的原有林地被成片保留,构成了园区的大框架,另外新增10万多棵乔灌木;改造原有湿地,增加净化功能,让园区化作天然氧吧和候鸟栖息繁殖地;长约20公里的生态草沟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园区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让水资源在园区流动循环。
北京世园会园区面积达到503公顷,建设有4大场馆、1个剧场和100多个展园,这么大的园区,这么多的场馆和展园,它的会后利用是怎么考虑的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之初,就重点考虑了园区的会后利用,在规划的四大理念之中,就提出“创新办会、永续利用”的理念。
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叶大华表示,在园区的南侧和东侧,为园区推动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些都是以会来兴业、以会来搭建企业发展的平台。
在园艺产业发展带,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也纷纷在北京世园会搭台。今后,这样的产品推介、交易交流也将成为常态。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北京世园会不仅是花卉、园艺的展示舞台,也架起了人类生态文明交流的桥梁。走进英国展园,一个小花园映入眼帘,园中植物错落有序,展现出英式园艺的立体层次感。
英国馆馆长萨拉·艾薇瑞特介绍:“这是一个雨水的收集池,在这个墙里面有收水管,从天花板收集雨水,这些雨水除了浇灌这里的花,通过管道流到墙里,灌溉外墙的植物。我们用这套系统收集雨水。现在英国很多公共区域都采用了植物外墙,因为不仅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同时也会净化室外空气。”
通过世园会这个平台,各参展国展示着各自最新最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成就。同享蔚蓝地球,共筑绿色家园,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球合作。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最近,有一段视频走红网络:浓缩了50万米高空看34年中国城市的变化。从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城市的植被明显增加。绿色已经改变了中国。
不久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参加世园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这些年在生态保护中所做的努力也给予高度评价。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中国采取的这些措施非常有效,因为这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我去到中国一些城市,看到了很多进步。这就是中国中央政府的举措,加上各地方政府努力的结果,另外市民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北京世园会是一扇窗口,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生动实践呈现给世界。
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说:“我们就通过办这么一次世界园艺博览会,更多的普及我们的生态知识,唤起大家共同来参与到我们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当中去,让大家不单单是生态建设的享受者,我们更是生态建设的贡献者,我们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角,也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
今天,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实践,而世园会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都在世园会的一点一滴中得到呈现。同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追求。所以,世园会是展示,更是交流,我们要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