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宕昌县创新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控股组建富民公司,探索出了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宕昌模式”。为了加快让“宕昌模式”的推广,省农信社和省农担公司瞄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中的融资“痛点”,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申请成功后,首笔“兴陇合作贷”在宕昌县顺利落地,300万元贷款如约发放至宕昌县哈达铺镇药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杨玉安手中。去年10月,镇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后,他将村民入股的到户产业扶贫资金,一部分入股到县富民公司,剩余的300多万元资金用于收购鲜当归、黄芪、党参,加工中药材产品。如今,虽然每天用工近200人,产品销路也很好,但不到3个月时间,资金已经捉襟见肘,“兴陇合作贷”的出现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就连合作社未来的循环发展都让他信心十足。
产业扶贫离不开资金支持。我省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小而弱。申请贷款时,许多银行都会套用公司法人的贷款模式一一对照治理结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等指标,大多都不符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兴陇合作贷”应运而生。
合作社有了实实在在的资本链条,贫困户才能找到发展的坚实靠山,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推进中也为政府提供了更有力的抓手。
“兴陇合作贷”,在信贷准入原则上,不再看合作社种植达到多少亩,养殖是否上千头,而是重质量不重规模。只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经营正常,就有贷款资格。
甘肃台报道。
记者:杨蓉王云海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