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的地方
有人享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惬意
有人观赏春暖花又开的美景
有人感受春雨润心田的律动
VS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人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行走
有人在世界屋脊上抗缺氧战风雪
有人在温暖的车厢观赏冰火两重天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0.gif)
每年的3至5月
正值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雪季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但地表气温回升
冻土开始软化
“表里不一”十分考验
这里的线路维护工作
在这个春天里
高原铁路人是怎么
给线路“强身健体”的呢?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1.gif)
壮大人员队伍
组建线路检查组
桥隧设备检查组
机械综合检查组
以梯次循环检查方式
分区段分专业
对全线集中检查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1.jpg)
因地制宜“祛疾”
掌握冻土线路特点
对比、分析气温变化
收集线路动静态规律性变化数据
科学研究
超前研判
因季施策
为高原铁路祛除“顽疾”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1-50.jpg)
锻造精品线路
标准化作业
精细化检修
以零误差为目标
排查整治线路病害
确保线路安全“换季”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1-51.jpg)
“十八般武艺”显本领
针对高原冻土维护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高原铁路人施展“十八般武艺”
总结出“看、测、析、敲、听、验”
“六标”检修工作法
“对症下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1-52.jpg)
深夜里的“清道夫”
4月份以来,格拉段望昆一带线路持续遭遇强暴风雪。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在第一时间组织应急除雪队赶往现场,不顾狂风与雪粒的抽打,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连续奋战,完成线路清理工作。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2.jpg)
“狼窝”里的养路人
江仓,在藏语里是“狼窝”的意思,地处祁连山腹地,平均海拔3800米,含氧量约53%,年平均气温零下3℃。青藏铁路哈木专用线从这里经过,西宁工务段江仓线路车间就坐落在这个“狼窝”里。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2-50.jpg)
江仓线路车间江仓线路工区的21名职工坚守在这里,他们管辖的59公里的线路中,有近24公里、平均厚度达70米的永久冻土层。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3.gif)
我们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荒原,前后几十公里周围没有一个村镇,喝的是井水,吃的东西都是通勤车每周送一次,每年只有少数几个月能看到些绿色,其他季节几乎每隔几日就能见到雪。
——江仓线路工区工长 谢珠亮
江仓线路车间管辖设备属于冻土地带,四季风沙。恶劣天气的作用下,石砟风化严重,地表盐碱化加之冻融交替,诸多因素致使轨道线路病害变化毫无规律可循,要确保工务设备的绝对正常和线路的平顺性,必须得用设备实时检测并及时跟进整治。
![](/uploads/allimg/190407/46-1Z40G31633.jpg)
高原,寒风浩荡
雪域,闻名遐迩
天路,世界瞩目
这条路注定不平凡
一天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高原铁路人
用智慧与心血
在极寒之夜
在极地之境
保障这条钢铁大动脉
安全畅通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