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一次学习释放出的重大信号不言而喻。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使得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如何写好时代给出的这份答卷,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唯有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方能不负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这番话,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共鸣。时代浩浩汤汤,顺之者昌。我们需要认清并把握媒体发展大势。一方面,技术的飞跃带来了传媒环境的深刻变革。从纸质到数字、从线下到线上、从PC到掌上,传媒技术和传媒介质的变化,深刻重塑着新闻的业态。另一方面,受众的需求和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主流群体,受众变成用户,短平快阅读成为时尚,催生着新闻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的颠覆性变革。
面对时代大势,党中央高瞻远瞩、因势而谋。从2014年8月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至今,在一次次重要会议上,在一次次到新闻单位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从“不日新者必日退”到“时度效”、从“内容创新是根本”到“讲好中国故事”、从“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总书记的讲话,始终紧扣“创新”二字。
唯创新者方能胜出。从新华社的“现场云”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互联网+总台”战略再到人民日报推出的“人民号”,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全媒体平台的构建在稳步推进,平台融合和生态融合不断走向纵深;内容创新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在2018年12月31日,通过“智能大屏+移动小屏”、“长视频+短视频”方式,报道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短短1小时内累计观看量超过1.6亿;人民日报社的H5作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转发量瞬间过亿;新华社推出的《那年,我们21》总传播量达5.7亿次……从技术创新到内容创新、从传播手段创新到话语表达方式创新,一批主流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为网络空间源源不断注入了主旋律和正能量。
创新永远在路上。媒体融合,是一个新的紧迫课题,没有模式可参照,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就当下而言,已有的传媒平台如何更好增加用户黏性?采编发流程再造如何真正做到融合质变,放大效能?面对复杂舆论生态,怎样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一个个问题、一道道难题,都需要答卷人用智慧和汗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时代给出的答卷,唯有抱定“攻坚克难”的决心,拿出“踏石留痕”的干劲,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探索使用新兴科技、再到优化采编发流程和整合要素,守住正道,坚持创新,我们必定会不负时代、不辱使命,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央广网评论员曹美丽)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