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自贸区,培育更多制度新苗

时间:2018-11-20 14:5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人民日报 点击: 载入中...
  自贸区建设,如今已走过整整5年。从5年前在上海正式成立国内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今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改革开放的区域广度和内容深度全面升级,不断向“深水区”迈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5年来,自贸区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曾经,来自政府部门的“审批”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紧张”。很多项目都要经过多个部门长达数月的漫长审批,而结果往往不可预料。如今,在上海自贸区,“口红的故事”广为人知。过去,进口一支口红光审批就得花上5个月,如今受益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5个工作日便可上市。争分夺秒的时尚潮流,不再因为等待担心成为明日黄花。借改革之力,自贸区建设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亮色。
  
  自贸区的故事,核心是制度创新。向内看,通过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制度创新的红利已清晰显现。负面清单的长度在不断缩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多地推开,市场主体数量更是大幅增加。可以说,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资管理制度创新,以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开放为内容的金融制度创新,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构成了自贸区制度探索的矩阵。一边投石问路,一边总结推广,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带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了市场与政府关系进一步理顺,激发出新的改革发展活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向外看,自贸区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窗口。《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宣示了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心和信心。12个自贸区,已经成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在经济全球化受阻的今天,这不仅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的有力举措,更是对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最有力的回击。
  
  面向未来,自贸区依然承担着为改革发展投石问路的试点意义。前不久,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就在这55公里桥隧所串联起的中国南部地块上,既有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港,琳琅满目的制度方案,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先行先试”的智慧。40年来,多样化的试点方案,不断探索出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改革提供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自贸区建设,同样会“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的侧重沿海对接港澳,有的侧重内地向西开放,各具特色意味着各有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贸区是国家层面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各地在发展过程中,仍需不断攀登制度创新的高地,而非在优惠政策的洼地中打转;仍需更多“首创性”的探索,不是简单复制他人成果。一言以蔽之,自贸区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尽可能把问题穷尽、把办法想足,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在面上推广,从而积小胜为大胜,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09版)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新活力
  •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
  • 消费新潮流 发展新机遇(人民时评)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特殊支持临港新片区“50条”出台
  • 新闻观察:中国持续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