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带来合作 合作缔造共赢进博会彰显中国开放“引力”

时间:2018-11-12 17:3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青在线 点击: 载入中...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40余万名境内外采购商,5000多个首次登陆中国市场的产品,累计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6天内的这一连串数据,彰显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质”与“量”。
 
  从单价120万美元的世界首款婴儿核磁共振机3天内卖出20台,到两三个小时谈下价值260万欧元的明星展品“金牛座”龙门铣,进博会也令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大”“快”“新”。
 
  作为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这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不仅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更彰显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开放、共赢”的中国主张。
 
  进博会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贸易“高速路”
 
  几天前满怀期待赶到上海参加进博会的埃及客商们,现在正带着一张张订单、一份份合作意向书准备返程。“相信我们的产品在巨大的中国市场会占有一席之地。”在进博会参展的经历,让埃及棉纺品出口商赛义德·布伊对埃及棉在中国的出口前景充满信心。
 
  埃及棉又称埃及长绒棉,被誉为棉花界的“爱马仕”。凭借超高的品质,埃及棉不仅成为埃及国宝,更成就了埃及纺织业。作为西亚、北非地区唯一一个拥有完全垂直整合纺织工业的国家,埃及国内约有7150家纺织、服装企业,覆盖棉花种植、纺纱、织物、成衣生产及出口全产业链,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50万,约占全国工业就业人口的30%。
 
  “以往我们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产品主要销往欧美。进博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打开了这扇窗。”赛义德·布伊坦言,今年年初报名参展进博会时,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在上海参展的6天里,他看到的不仅是中国人对埃及展品的热情,更看到了埃及商品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出口潜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埃及国家贸易与工业部开设了一个占地250平方米的国家馆,以及一个占地450平方米的埃及企业馆,参展企业涵盖纺织品、农产品、化纤、家居用品、旅游、文化、艺术设计等,参展商品装满了13个重120吨的集装箱。
 
  坐镇开罗总部指挥的穆罕默德·努尔丁,是埃及化纤面料对华最大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埃及议会第四大党祖国保护者党的副主席。虽然人在开罗,但努尔丁每天都盯着上海进博会的最新消息,过起了“上海时间”。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埃及目前也在实行对外开放,埃中经济合作发展迅速,这为双方都带来了合作机遇。”在努尔丁看来,埃及人不仅想跟中国人做生意,更想从中国学习对外开放的“真经”。
 
  “进博会不仅扩大了中国进口埃及商品的通道,实际上也扩大了埃及国内的就业。”埃及保守党副主席阿里·库尔塔姆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进博会将成为中埃两国新一轮合作的起点,“进博会让埃及产品与中国‘亲密相拥’,将成为埃中两国合作共赢的又一个新开端。”
 
  从进博会发现商机的,自然不只埃及人。在来华参加进博会的172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三分之一的参展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达成的意向成交额达47.2亿美元。
 
  进博会正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贸易“高速路”。进博会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展示了他们制造的产品,更看到了中国出台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贸易风险管理、运输模式多样化、贸易产品升级、数字化处理等举措带来的新机遇。
 
  参展“军团”为开放共赢而来
 
  像埃及这样的会展主宾国,在本届进博会上还有11个,其中既有像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印尼这样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英国、德国、加拿大这样的西方传统工业强国,更有巴西、南非、墨西哥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吸引他们前来的,正是中国对进一步创新、开放、共赢的坚定承诺。
 
  比如“脱欧”背景下的英国,急需为其创意产业寻找新的市场,在本届进博会上,英国国家馆聚焦的正是创新创意产业。仅仅3天,进博会就让英国代表团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英国驻华大使馆11月8日宣布,英中两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进博会期间共签署了总价值逾4000万英镑(约合3.6亿元人民币)的8项协议,涉及影视、广告和游戏领域。英国也成为欧洲首个与中国签署电视和电影跨国制作协议的国家。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当我们尝试建立新的创意伙伴关系时,这一双赢局面将会越来越好。”率团来华参展的英国国际贸易部贸易与出口推广国务大臣罗娜·费厚德女男爵说,英国创意产业企业利用进博会平台,向中国投资者展示其专业技能,相关协议的签署,将会推动英中两国创意产业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对英中两国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开放带来合作,合作缔造共赢。同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战“阴霾”中的德国,也希望通过本届进博会发出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开放的呼声。
 
  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制造的超大型数控机床“金牛座”龙门铣被送到进博会展馆后,中国客商仅用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交易恰淡,这已经向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德两国愿意在高端产品与技术、高级产业链等领域展开更紧密地合作。德国西门子公司发电与天然气集团全球EPC销售高级副总裁阿姆鲁斯·布吕克纳也表示:“希望借助进博会提高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能力,将中国制造和德国创新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
 
  以巴西、南非、墨西哥、印尼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看重的则是进博会带来的变革力量。在墨西哥经济史学家格拉谢拉·马尔克斯看来,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各国(地区)间的经济互动新模式。墨西哥主流媒体《日报》则在评论进博会时说:“中国将向全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这被视为对外界指责的有力回应。”
 
  除了12个主宾国之外,来华参展的近180家美国企业,也用实际行动向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出了坚定的支持票。作为进博会的第三大参展“军团”,美国参展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他们的最新创新科技成果、人工智能乃至航空航天的尖端科技。波音公司负责人坦言,他们对中国的开放充满信心,“文明是相通的,我们在这里读懂了中国。中国市场大有潜力,美国企业将在这里大显身手”。
 
  “40万亿美元”昭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决心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世界需要一个开放的中国,中国也坚定承诺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向世界作出的进口承诺,也是向世界各国企业发出的出口邀请。这40万亿美元的进口对于世界贸易的意义,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增长红利,更是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支持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认为,这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表明,中国无意扩大贸易顺差;中国不仅注重出口,还希望增加进口。
 
  俄中双边企业家理事会副主席阿列克谢·卡拉什尼克则评论,在当今制裁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地缘政治条件下,进博会是积极有益的活动,表明国际合作是存在的,“世界各国与中国合作的兴趣都在不断增长”。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路红艳也认为,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不仅将为世界贸易提供巨大动能,也将倒逼国内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增加中国优质商品供给,带动消费增长,改善消费供给结构。
 
  世界希望中国更加开放市场,中国也需要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首届中国进博会恰为二者架起了互通的桥梁。正如习近平主席开幕式演讲中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国际人士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
  • 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论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
  • 东方风起 江河奔腾——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侧记
  • 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 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从顶级盛会看开放中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