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发现很多因互联网而改变生活的普通人。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互联网本就属于每一位普通人,记者发现,一场由100张普通人面孔组成的图片展,首次亮相乌镇景区。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统计: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超8亿。互联网已经和正在改变这些人的生活。影展策展方希望用100张普通面孔将这种改变直观的展示出来。在同一片数字天空下,暖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这些面孔中,有在海拔5000米的珠峰脚下开帐篷旅馆的店主;有眼睛从十岁起就不再看见,但不妨碍她带上手机用听觉办事,吃早饭、买东西甚至跑马拉松的女孩;有年过70,依旧风采不减当年的“淘女郎”……100张面孔中,三农、创业、公益成为首届乌镇影展上涉及最多的领域,而教育、智慧城市也有多张面孔入选。入选的还有最潮的直播、征婚等网络体验,和最传统的鱼灯、昆曲、古琴,一新一旧也在网上和谐共生、相映成趣。这说明,传统文化并没有被互联网消磨掉,反而可以触网新生、遇网传承。
乌镇影展的这些面孔中,90后和银发族的占比旗鼓相当。互联网上,只有触网新老的差距,却并没有年龄的鸿沟。其中年纪最大的是97岁的川籍老兵胡定远,在网络寻亲的帮助下,重回离别77年的家乡;而最小的是四川凉山卡车司机刘军的孩子,他才二年级,一家人以车为家,他们家的生计都依赖着货运App。
在影展之外的乌镇,记者还发现很多因互联网而改变生活的普通人。比如利用互联网直播教学的钱利淮,他在乌镇开设的竹芸工房,探索让年轻人喜欢上老手艺。2014年,参加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马未都来到竹芸工房,花费近2万元购买了钱利淮制作的竹编锦盒和其他竹编工艺品。有人嫌贵,马未都却说:“我买了,他就能继续编下去。”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钱家的竹编麻鸭亮相中外记者招待晚宴,竹编花篮再次登上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会场。他的竹编故事,今年还在继续……
记者还知道在乌镇雅园养老的北京夫妇万琪武和陆卫苏,在他们的套间里,有一个红色的紧急按钮,连接着一根1米长的拉绳,发生情况时既可以按也可以拉。收到警报后,服务人员会立刻拨通可视电话,问清楚是否需要上门接送就医,无人应答则直接上门。这里还有“颐养智慧社区养老运营平台系统”,他们的子女只要下载一个APP,就能在手机上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
在乌镇管家联动中心,巨大的屏幕占据了一整面墙,显示着乌镇各个角落。管家邹伟在乌镇巡逻,每个景观灯、消防栓、垃圾桶、窨井盖的信息,可以随时上传,立刻修理;垃圾桶满了,平台也会警报,保洁车很快就到。乌镇民宿特别多,而民宿需要重点防范火灾警情。目前小镇民宿均安装了智能烟感系统,一旦遇到火灾警情,中心的平台上还能清楚地显示是哪条路上的哪家民宿发生了火情。
当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络公益、数字政务、共享经济、信用免押、小微贷款、知识付费、工业互联等等关键词组合成中国人的日常时,中国互联网20年来网络强国之路,也惠及我们每一位普通人。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