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疏解整治的“突击队长”
--记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魏建明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时秉乾
展览路街道是北京市西城区面积最大、法人单位最多、市场最密集的综合型街区。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动物园批发市场”,曾经坐落于此。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战略中,展览路内“官园”“动批”等大型集散市场的搬迁,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的魏建明,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用他过人的毅力与担当,一肩挑起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的“第一责任人”“突击队长”的双重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后,组织上将魏建明从区城管执法局调到基层街道先后担任行政、党委的“一把手”.
来到展览路街道以来,魏建明始终坚持干在前列、落在实处。他没有官架子,也不爱坐办公室,大多数时间都安排在走访基层和调查研究上。熟悉魏建明的干部群众都知道,老魏的脚上总穿着一双运动鞋,随时整装待发。
在北京市疏解整治工作中,魏建明攻克了不计其数的难题。动物园批发市场疏解整治的数量、规模巨大,涉及12家市场、35万平方米、上万个摊位。围绕市场和商户周边的“产业链”盘根错节,每拆除一处违章建筑,都会牵扯到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魏建明迎难而上,带领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尽全力协调各种关系,同时又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两年来,展览路共拆除违规广告牌匾498块,清理各类违规库房100余处,治理“僵尸车”92辆,彻底改变了“动批”市场周边秩序混乱的老大难问题。
为扩大工作成果,避免“动批”地区客流、货流、车流反弹,魏建明组织力量在辖区全面开展拆除违建和整治地下室违规“开墙打洞”的专项行动。两年来,共拆除违建1730处,面积5.7万平方米,治理28条街道1012户“开墙打洞”,有效促进了“动批”市场疏解的整体进展。
当年,“动批”的顺利谢幕,被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多赢样本”.
疏解整治之后,应如何“织补”居民身边的空白?魏建明深入群众之中走访座谈,收集、了解了大量来自一线的真实需求。再结合日常巡查,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分包社区问题,确定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
在魏建明的带领下,展览路街道将原先用作小旅馆的地下室,建成了群众的学习园地、活动场所和便民仓库。以前白天摆摊阻碍出行、半夜卸货噪声扰民的百万庄中里环岛,经过治理已经变身为集超市、菜站、社区卫生站、幼儿园、社区活动室、老年饭桌、停车场等多项民生服务于一体的“便民岛”.
一件件惠民实事,换来了百姓的一张张笑脸。在魏建明看来,街道办实事就要紧紧扣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要把群众所需所盼的事情办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魏建明探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基层治理模式。他提出以社区党委为统领,按照“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问题转”的工作模式,定人定责,一对一服务社区,实现了社区大小事务不扯皮、不推诿。
魏建明在街道各项工作任务推进过程中,积极倡导“任务听百姓的,力量调遣听社区书记的”理念,建立起22个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明确由社区党委书记担当“区域总调度”,负责统领街道、社区、区域资源。
如今,展览路街道所辖的各个社区,全体党委书记每日都会开展巡查工作,逢求必应、逢急必帮、逢难必解。以往,新产生的问题从上报、调查到核实、反馈、处理,一个周期下来得好几天,力量不集中。按照全新的工作模式,社区发现并反映问题,城管、社区民警、产权物业等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理。这一联动机制既实现了街巷资源的共享,又实现了综合执法的联勤联动,真正将城市街区的难题发现在基层、处理在一线。
在展览路街道很多老街坊看来,魏建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实”字。几年来,他始终冲在一线,既是 “火车头”,也是“主心骨”,事事都追求把责任落到实处,把工作扎实做好。5年来,魏建明实实在在地走过了街道内的一家一户,用脚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这份踏实的品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由衷点赞。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