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深山里的“七彩世界”皮勒村开出了“向阳花”

时间:2018-07-18 09:2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未来网 点击: 载入中...
  在皮勒村建一所幼儿园有多难?从村子所处的位置可见一斑。村子离县城——塔什库尔干县186公里,离马尔洋乡51公里。这里出门见山,四周环山,山下是湍急且携带大量泥沙的叶尔羌河。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塔什库尔干7月17日电(记者巩帅)8年前的那个冬天,12岁的布里布里·努斯热提骑着骆驼,身上裹着厚厚的毛皮大衣,跟随“大部队”从皮勒村出发,走了三天到马尔洋乡上学。他不曾想过,8年后,会以实习老师的身份回到村幼儿园把自己所学,教给孩子们。
 
  “小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老师,现在村里需要老师,我就回到这里实习了。等中专毕业后还想继续上学,考上更高一级的学校,教更多的孩子。”布里布里说。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教育让他走出去,教育又让他回来了
 
  这些年来,外界始终惦记着布里布里以及和他一同翻山求学的孩子们。而今,他们长大了,也开始惦记着现在村里的孩子。
 
  教育让布里布里走出了大山,教育让他又回到了这里。
 
  皮勒村幼儿园条件虽算不上极好,但也绝不比大多数幼儿园差。至少让从北京过来的朋友们唏嘘感叹,“有机会一定要把我儿子也送来体验体验。城里有的电教设备这里有,城里没有的‘纯天然’环境这里也有。”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2017年,皮勒村新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毕,现有入园儿童20名,幼儿园教职工5名。入学率达到100%,村里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园。
 
  在皮勒村建一所幼儿园有多难?从村子所处的位置可见一斑。村子离县城——塔什库尔干县186公里,离马尔洋乡51公里。这里出门见山,四周环山,山下是湍急且携带大量泥沙的叶尔羌河。
 
  布里布里上学那会儿,出村的大桥还没开建,通往乡里、县里的公路还没修好,上学的路上,不夸张地说冒着“生命危险”。泥石流、滑坡、洪水等意外时有发生。
 
  皮勒村的最后一户人家已经离祖国的边境线咫尺之间,牧民沿着路,指向山口对记者说,“你看,过了山那边,就出了咱们中国了。”
 
  据村里的老师讲,修建幼儿园时,县领导、教育局领导以及村子里一再强调,“要做到最好”。包括这些硬件设施。
 
  教育局领导一线督促建设,遇到洪水断路不能出村时,吃住就在村里,要求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必须赶在九月份入学前完工。不止是皮勒村,附近的村幼儿园都有这样的待遇。
 
  在一片四周环着荒山,以土黄色为主基调的环境下,幼儿园被装扮成了“七彩世界”显得格外醒目,被称为村里最好的建筑也不为过。
 
  老师说,“不管山区有多远,多偏僻,党的关怀和各界的关怀都是照顾得到的。不会因为远、偏僻就被遗忘了。师资力量也很强,给县里上课的老师也到这里来给村子里的孩子教课,是公平的。”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塔什库尔干县委副书记王旭东说,“无论多难都要发展教育,一定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让贫困在这一代结束吧……”塔什库尔干县副县长巴图尔夏,对记者一声慨叹。
 
  为什么幼儿园、学校是当地“最好”的建筑,在老师和脱贫干部们的言语中找到了答案。
 
  扶贫先扶智。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墙壁画。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县里孩子有什么,这里的孩子也有
 
  在皮勒村的幼儿园里,有小桥流水,有户外攀爬的绳索,有滑梯、木马等游乐玩具,还有墙壁上“爱祖国,民族团结”的各式宣传画。
 
  园中散落在各处的石头上写着:“探究、诚信、雅”等字样。就连垃圾箱,都是小朋友们利用废弃泡沫板一起动手制作的。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一角。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塔什库尔干县境内的墙体上和路边广告牌上,有着各式的标语。其中除了“脱贫、奋斗”的励志标语外,看到最多的还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
 
  在皮勒村幼儿园,记者看到了这些标语的生动实践,这些孩子们是最小的践行者。
 
  其实,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课程内容设置,这里都不像一个脱贫村的幼儿园,或者说,与人们常规记忆中山村幼儿园差别巨大。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老师魏丽平(左二)和吐拉娜·吐拉洪(右一)。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吃过的苦可以跟后来人念叨念叨
 
  与布里布里同在皮勒村幼儿园工作的还有两位同事,吐拉娜·吐拉洪老师和魏丽平老师,她们都是八零后。
 
  早在2011年,吐拉娜和魏丽平就是同事,同在县里的幼儿园教课。后来短暂的调离岗位,魏丽平教过一段时间小学,如今又一起搭档在皮勒村教孩子们。拥有八年教学经验的她们,是县里的骨干教师。
 
  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县里的孩子学什么,这里的孩子就学什么。以前怎么教,现在结合村里的特色也全部教给小朋友们。
 
  吐拉娜向记者介绍了幼儿园一天的作息情况。“小朋友的生活是很规律的。早上给班里消毒,开窗通风,接孩子进来。然后是教学活动。健康、户外类的是布里布里老师带,艺术类语言类是我带,科学探索类的是魏老师。”
 
  幼儿园严格落实“一餐两点”制度,即中午午餐,早上早点,下午的午点。这些都是免费的。
 
  幼儿园墙壁上的画、园内景观布置,那些小桥流水、户外清泉,以及班里的“民族团结”树等等,都出自几位老师的构思。“我们学的专业就是这样的,县上的教学工作全套用在了这里,都是按部就班的。”两位老师说。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山区里的幼儿园是这样一般景象。在去徐州等城市幼儿园交流学习时,吐拉娜就常被问道,“你们那里的孩子是不是骑马、骑骆驼去上学?你们幼儿园有电吗?”每到这时,吐拉娜就会拿出手机,找到相册给对方一张一张地看,往往会引来一阵赞叹。
 
  然而,毕竟是山区,毕竟处在高原。与幼儿园的美相比,老师们的艰苦生活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吐拉娜有严重的晕车症状,对这里的海拔还是不能完全适应。每次从村里回到县城,再想到回村的路途,就一身冷汗。但是没办法,孩子的课不能耽误。用魏丽平老师的话说,“出去没两天我们就想孩子了,就想赶快回来,哪怕路不好走。”
 
  更多的时候,她们不敢出村,就怕路断了回不来。直到现在,通往皮勒村的路每年都会因洪水等自然灾害而断路一段时间。
 
  断路不仅是出入不便,青菜供应会出现短缺。断路了,老师们会留足给孩子们吃的青菜,自己就吃点馕对付一下。
 
  “当然,热书记也会叫我们去大队上分吃大家存储的蔬菜。”
 
  老师们口中的“热书记”全名叫,热合曼·吾甫尔,是新疆自治区派来驻村的第一书记,深受全村老幼的欢迎。
 
  被派到皮勒村支教,吐拉娜和魏丽平没有任何怨言。起初就是为了锻炼自己,这是难得的经历。魏丽平说,“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经历很好。以后皮勒村会变化肯定会更大,我们也算是见证了村子的成长,吃过的苦也可以跟后来人念叨念叨了。”
 
  偶尔吃不上吃青菜算一苦,但对于两位女老师来说,没条件洗澡要比不吃青菜苦得多。
 
  刚来时,没有自来水,喝水洗漱都在河里。一开始还是娇气,要到乡里去洗澡。后来发现,洗个澡来回要6个小时,麻烦不说,等回来了这个澡也白洗了。索性就在河里打水,烧热了在宿舍里擦洗。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成了“真正的土妞”。
 
  吐拉娜没有支教经验,初来乍到带了五六百块钱,还带了些化妆品,其余什么都没带,连盆都没有。
 
  魏丽平兜里就五十块钱,剩下的一应俱全。等到了这里吐拉娜后悔了:有钱没处花,生活所用都是魏丽平的。
 
  还好两人关系亲密,相互不计较,就连晚上山风大作、暴雨倾盆时,她们都会因害怕而睡在一起。
 
  自从来支教,吐拉娜很少化妆了,面膜也不敷了,“土就土吧”。她说。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户外拓展区。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这里偏僻却没人忘记
 
  时间长了,她们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有次要下山办事时,两位老师趁孩子们午睡时悄悄“溜走”,否则孩子见她们走会大哭,抱着她们的腿不让走。
 
  除了孩子,她们也被别人感动着。条件艰苦哭鼻子的时候,上级领导常来探望,但领导都不提“哭鼻子”的事,就是带她们散心,跟她们聊天。
 
  当孩子需要帮助,县医院、妇联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一个小朋友在吃了妇联送来的“营养大礼包”后,经常摔倒的现象就没再发生了。
 
  村子里的热书记提供了一切所能提供的便利条件,而村民们也十分愿意开车或骑摩托车载着老师去城里办事,对村民来说,能搭载老师走一段路,是非常自豪的事。
 
  在这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被遗忘。
 
  2018年7月,“脱贫攻坚”在行动一行来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皮勒村,图为皮勒村幼儿园,孩子们的作品。未来网记者巩帅摄
 
  “高度重视,高度尊重”让她们铆足了劲头。
 
  村里的一位老爷爷会抓着吐拉娜的手说。“我大孙子虽然毕业了但是我还有小孙子,马上要上小班了,你们不要走。”
 
  村民们重视孩子的教育,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六一儿童节,热书记组织全村的村民来幼儿园观看汇报演出,效果非常轰动。
 
  就在今年,全村给幼儿园捐了4800块钱,村民自发捐款,希望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改善条件,支持更好的教学。
 
  魏丽平说,这么小的村,捐了这么多钱,说出去很多人都不相信。村民们这么重视教育,跟热书记和驻村干部们重视思想教育工作也分不开。
 
  魏丽平说,“2011年的时候,家长对老师常说的还是‘我娃会数羊就行,不用管那么严’。家长也从不参与学校的管理。而现在,家长会主动帮学校干活,并且开始挑哪位老师讲课好,哪位不好。这种重视教育的风气从2012年就已经形成了。”
 
  “画一幅画送给妈妈,教妈妈唱儿歌,这些都是我们让小朋友跟家长的互动。第一次给家长表演节目家长反响特别好。我们每次在路上,家长看到我们就会特别热情地打招呼,非常尊敬。”吐拉娜说。
 
  民族团结从娃娃说起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皮勒村主要居住塔吉克族。
 
  从小教育孩子民族团结,用儿歌,用浅显的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团结,各民族应该如何相处。
 
  老师会问,“你家里有几个孩子?有三个,哥哥,姐姐和我。你跟你哥哥姐姐不能吵架,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有很多民族,56个民族也不能吵架,就像56个苹果,都是一样的,不分彼此。”
 
  吐拉娜说,“塔吉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小朋友学歌曲非常快。他们会唱民族一家亲的歌谣,国歌也唱得非常好。每周一升旗的时候都会唱。”
 
  为了巩固孩子的学习成果,老师们请驻村干部们帮忙,会问“四同”的干部们(“四同”,对扶贫干部的要求,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小朋友有没有大胆地介绍自己?有没有给你唱儿歌?唱的哪首儿歌?干部会留心记下来,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有针对性地教学。
 
  就在今年,在吐拉娜和魏丽平以及布里布里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六一儿童节,成功举办了一场演出,还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孩子用橡皮泥包粽子,了解屈原的故事。后来,热书记买来了真的粽子给孩子们吃。
 
  电子教学设备也有,也能上网。在网上给孩子们找些适合他们的内容看。但他们还不知道微信和二维码,这还需要过程。
 
  塔什库尔干县副县长王九奎说,“现在村民们让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很高,条件很好,老师教的也好。有些娃娃三岁就要送过去,但是太小了不好带。”
 
  思想观念转变了,以前一到夏季全部上山,现在家庭分工明确。有一个人在山上放牧,另一个人就要留在家里照料娃娃上学的事,孩子在家里得有人管。
 
  脱贫干部的心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吐拉娜和魏丽平的教学工作要服从上级安排。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新老师来,还不一定,但通常要干满一学期。
 
  她们不担心调离,小朋友们很多好的习惯已经养成,新来的老师也一定是业务素质过硬的好老师,“只是孩子好不容易熟悉了我们,也不能说走就走,不能频繁地换老师。”
 
  这里的老师很难有充裕的寒暑假时间,培训、学习各项任务很多,一年下来休息不了几天。
 
  “扶贫干部比我们还辛苦,大家都耗费了全部的心力,如果还不能带领村民脱贫,那真是白干了。”魏丽平说。
 
  有驻村干部跟记者说,“没什么累不累的,就像总书记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可能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幼儿教育阶段,在皮勒村,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村义务教育年龄段86人,其中小学64名,初中22名,全部入学,无辍学学生。
 
  同时,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对村4名高三生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按照疆内3000元、疆外6000元的标准,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给予补助,防止因贫退学。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深山里的“超级蓄电池” “全能选手”江西洪屏水电站
  • 感恩,让云岭深山里的巴珠村更有温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