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刘安购买了保险理财产品,当时保险销售人员给刘先生推荐了“年金+万能”双主险的产品。销售人员称,除了年金保险,刘先生还将拥有一个万能账户,账户的作用是让返还金二次增值,万能险收益一般设定最低保证利率,但上不封顶。“听到销售人员所宣称的‘二次增值’‘上不封顶’,我觉得收益会很高,于是就决定购买了。”刘先生说。
事后,刘先生发现,按照监管要求,作为主险的万能险账户追加保费需要缴纳手续费,保险生存金、红利转入部分的追加手续费一般为1%,其他追加收取2%至3%。且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当时销售人员并未明确告知这些内容。
无独有偶,刚退休的李翔近期去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回到家才明白原来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险,而不是办理了定期存款。李翔表示,“银行柜台人员告诉我这个产品利息比较高,也没说其他的,于是我就签约了一份保单”。其实,诱导消费者“存单变保单”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直有部分销售人员会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情况,误导客户转购保险产品。
记者发现,目前包括一些险企分支机构和地方支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时,所宣称的保险期间和年化收益率等内容与保险合同规定严重不符,欺骗投保人。同时,银行代理保险销售工作方面,没有切实执行“双录”规定,违反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保险销售“双录”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
事实上,保险销售误导一直是行业顽疾。而产生销售误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公司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导致公司在控制销售误导方面力度不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表示,“由于销售方面的误导,很多人以为买保险就是买理财,结果收益又不理想,这不仅会引起投诉和纠纷,还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的正确认识,且不利于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其实,保险产品收益率在理财产品中没有竞争力,消费者不应将其认为是理财产品进行购买,保险产品侧重保障,收益不是卖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去年,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现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明确“双录”规定,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中国银保监会表示,将严厉查处各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加大对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治理力度。针对互联网平台上不规范的保险营销方式,今年6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理的通知》,强化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控,全面治理保险销售误导,树立行业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明确要依法严肃查处发生违法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建立与保险从业人员违法和不当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挂钩的行业黑名单制度,及时曝光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典型案例。
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强调要主动开展相关风险提示,提醒保险消费中的风险点,提示消费者相关注意事项,帮助保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销售误导行为,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经发布11份风险提示,包括银保渠道产品销售误导风险提示、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险续保的消费提示等,致力从前端预防销售误导行为。而且,近期中国银保监会还对2017年度保险消费投诉处理考评排名靠后的10家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约谈,要求相关保险公司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限时整改。
“接下来,将通过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严格保险机构和人员的主体责任、督促保险机构加强从业人员合规培训与诚信教育,加强对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监管。”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晨阳)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