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际刚
孙熙勇
李牧原
马琨
大西北网讯 7月4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兰州·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国际合作对话会上,多位嘉宾作了主题演讲,并重点围绕甘肃省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情况;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中的地位、作用;与重庆、贵州、广西、东南亚等地区未来合作发展陆港经济的前景展望;甘肃如何在渐行渐旺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中找到发展空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物流合作新模式等进行了主题对话。
魏际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兰州物流发展的战略任务主要是,打造兰州成为“一带一路”和西北地区的战略性、综合性物流枢纽,显著提升兰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能级;构建兰州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与产业、贸易、科技、金融、民生联动发展,让物流业为兰州和甘肃产业升级和国际化服务;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群体,形成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持续兰州物流业创新发展,逐步实现物流现代化。兰州必须要提升十大能力,即连接能力、开放能力、政策效力、要素流动能力、法治能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协同能力、文化软实力、创新能力、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以迎接全面连接时代的到来。
孙熙勇(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
随着兰渝线的开通,兰州乃至甘肃在整个南向通道和中欧、中亚通道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非常有利于甘肃投入南向通道建设。同时,依托于中欧班列的主干通道,可以更好找到甘肃合作发展的平台,实现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格局的形成。对于甘肃国际陆港来说,他具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开放平台等综合优势,是南向通道重要的运营平台,相信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下,未来在合作拓展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进展。事实上,不管是甘肃省还是兰州市,都具有非常好的地理、自然、文化、经济优势,可以借助于甘肃国际陆港与其他兄弟省市间合作平台的搭建,把现有的政策、平台、资源要素等进行很好地整合,立体化地设计,从而更好地找定准位,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在我们的合作中实现发展目标。
李牧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多式联运发展专家组成员):
南向通道是抱团发展之路。南向通道沿途8个主要省市(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陕西、青海)的2017年外贸进口额,总体算来,占广东省的四分之一。南向通道“朋友圈”如何求得最大公约数,对于甘肃来说,就是如何撑起南向通道北端枢纽的作用,将南向通道与亚欧大陆桥通道联通。建设南向通道,需要厘清物流通道和经济走廊的边界。立足物流通道建设,面向沿通道地区经济增长需求,以流放率为引擎,形成新的区城经济合作,这是南向通道的全部要义。南向通道不是唯一,是多元化,南向通道的开通,必将形成本地经济与欧盟、中亚等地区的贸易互补,这对甘肃的药材、矿产、农副产品等外销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南向通道的发展刚刚迈开第一步,路还很长。对于甘肃或者兰州来说,有3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通道要汇集整个甘肃,而甘肃有多个经济服务区,这些经济服务区如何与兰州陆港协同起来,是省内自己要解决的;第二,如何把其他通道与南向通道联通起来,这点更重要,跨区的连接,可以盘活一盘棋,物流本身是一张网,所以必须是一张活网;第三,如何利用通道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形成新的产业招商能力,以及由通道物流带动的金融、大数据、IT等相关产业的联动。
马琨(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
甘肃省将充分发挥区位、市场、政策等叠加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要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功能,搭建对外开放大平台,着力发展通道经济、口岸经济。着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产业特点、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靶向型产品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着力壮大通道物流产业体系。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中,加强与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青海等省区市的经贸合作、产业对接,推进南向通道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协同发展,开展集拼集运业务合作,共同寻求政策支持,联合开拓东盟国际市场。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依托贸易物流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将南向通道打造成为沟通我国西北和西南、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中西亚和东南亚的重要经济大通道,不断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