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冬:改革开放的逻辑与界限

时间:2018-07-05 18:39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 载入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党领导人民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思想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和巨大的实践伟力,其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突出体现在对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规律的深刻总结,其巨大的实践伟力集中体现在对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全面深入地推进。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改革开放的逻辑与界限,并以巨大的决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一、生产力逻辑——改革开放是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选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正是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从而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改革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只改革还不够,改革必须与开放并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人类的历史是在开放中发展的。对外开放就是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没有降低对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而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方面要从政策制度上对生产力进行松绑,从而释放和扩大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吸收有益资源,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制度逻辑——改革开放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早就说过:“‘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历史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今天,改革开放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不实行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然而,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更是死路一条。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改革开放不可超越的制度逻辑。
 
  改革要首先明确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能改的、不合时宜的必须改,不能改的坚决不能动摇。改革就是要变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乃至某些落后固化的制度,从而使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系列根本制度绝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消弱或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为界限,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在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框架内进行,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与改革也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外开放就是吸收外部有益资源来促改革、促发展。这就要明确区分哪些资源是有益的、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哪些资源是无益甚至有害的、不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对于一切外来资源,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盲目照搬照抄,而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改革开放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的伟大斗争和深刻革命。我们既要有坚定的改革定力,又要有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坚定的政治定力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从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中吸取教训,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三、空间界限——改革开放是超越民族国家乃至意识形态界限的文明互鉴
 
  改革开放是超越民族、国家乃至意识形态界限的文明互鉴。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以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一切有益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研究“俄国问题”时就明确提出落后的东方国家可以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列宁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强调要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排除狭隘的自负和阶级偏见,充分尊重并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技术专长,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当下,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超越民族国家乃至意识形态的界限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的大踏步发展。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高素质人才,做到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要认真研究和适当借鉴国外政治改革和政党建设的有益经验,稳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要批判地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要合理地吸收借鉴国外成熟的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过去我们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偏多,“走出去”较少,现在则必须要走双向开放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我们不仅要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人才,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不仅要专注于国内改革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不仅要吸收外来的有益文化文明资源,还要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超越空间界限的文明互鉴。中国是世界开放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世界开放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四、时间界限——改革开放是超越时间界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因而需要不断改革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然而,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未来面临的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任何犹豫、停顿和退缩都会造成历史的倒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也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此就必须更加坚定稳步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改革要重实干,求实效。只有依靠人民力量,才能创造时代伟业。我们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就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及时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斗志和自信的姿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党员干部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教育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勇于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为此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进行相应的调降免,使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着力增强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党员干部要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伟大工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展开新的伟大斗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政治与国际战略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新闻观察:新片区引领改革开放再升级
  • 新华社评论员: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三论做好下半
  • 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40年变革树旗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 那些关于梦想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⑥】以伟大改革开放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