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又清明

时间:2018-04-05 23:2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经济日报 点击: 载入中...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清明又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我们来说,清明节绝不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假日,更是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期。作为承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文化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更新、升华;而当代人在铭记、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赋予清明节更多时代内涵与现代活力。
  
  传统之源:节气、祭扫、踏春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根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唐宋之后,清明节逐渐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扫墓祭祖成为节日的核心内容之一。正如《弟子规》中所言,“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唐玄宗时敕令“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扫墓祭祖的风俗随之逐渐固定下来。在双亲先祖的墓前,酻一壶清酒,备一餐食物,燃一对蜡烛,焚一叠纸钱。在飘忽不定的烟火前,古人跪述对先人的无限哀思,感念双亲的生育之恩,缅怀父母的音容笑貌。中华文化素来重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扫墓祭祖便是这一文化意识的凝结与升华。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与心境的表达,更借助年复一年、家族同体、感情充沛的仪式重演,唤醒、塑造和强化了家族、族群、集体的共同记忆以及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基于此,中华民族的文化便有了人文情感与生命延续的厚度。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随着节令习俗从祭典性向娱乐性与礼仪性的演变,踏春出游、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活动在唐宋时期也逐渐成为清明节的另一项文化内容。扫墓祭祖渲染了清明节的肃穆,踏春出游则展现出清明文化的灵动。这一对看似矛盾却又融为一体的节日色调,赋予了清明节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在草长莺飞、层林渐绿的阳春三月亲近自然、感受新生,一驱内心的抑郁与冬日的寒气,这是顺应天时、人地和谐的最好展现;而将春天蓬勃的生机与缅怀先人的悲凉共置心中,又展现了古人悲欢与共、生死并置的人生哲学。所以,清明节不仅彰显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庸文化,更塑造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生命境界。于是,中华民族便有了直面生死的勇气与豁达。
  
  时代之本:追忆、缅怀、感恩
  
  “清明一霎又今朝”。经典而不封闭,规范而不拘囿,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在传承历史底色与文化积淀的同时,时代应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气息。
  
  追忆先人,是清明节传承不绝、延续至今的核心文化内涵。天下之人皆有父母,族群各有祖先,民族亦有本源。这种“我是谁”的心灵追问,扎根于每位华夏儿女的心中。纵使生活散于五洲,但是寻根谒祖的观念仍可将我们聚于华夏。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无论是在机场、口岸,还是各地的乡间小道,都能见到返乡祭祖的人文之景。不过,情感是不变的,仪式是流动的。扫墓祭祖的形式并非是对传统旧制的完全沿袭。借鲜花表达哀思,用文字延续情感;以植树培土感念生养之恩,建石碑陵园寄托追思之情。我们已然看到了仪式的创新性发展,期待更多文明、合理的方式延续这一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
  
  
  
  
  
  与追忆先人同样庄严肃穆的,是对英烈的缅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血缘亲情的延伸,变成了对山川故土的热爱,而山川故土的灵魂,便是英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论是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摆脱列强的侵略与蹂躏,为了维护祖国的独立与安全而奋起反击、血沃中华的革命先烈;还是在和平年代,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屏障,用流血牺牲书写爱国忠诚的人民英雄,他们都是最可爱最可敬的民族脊梁!近十年来,清明节缅怀英烈的氛围日渐浓厚。从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到各地的烈士陵园,从网上缅怀到实地祭奠,民众以不同形式追思为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共和国的和平崛起而牺牲奉献的民族英雄。
  
  而我们在缅怀英烈、继承英烈遗志的同时,更应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如果想逆历史潮流而动,随意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将慎终追远的外延进一步扩大,感恩应该成为时代赋予清明节的新内涵。追忆先人,缅怀英烈,并不只是表达哀思,同时也是表达对历史的敬意,感念先人的育养之德与英烈的无畏牺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古人的诗教传统中,感恩被勾勒为融入温情、嵌于血脉的人性良知。但是这一人伦底蕴却因其“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的秉性以及国人含蓄内敛、羞于表达的性格,而逐渐被淡化乃至忽视。
  
  中国的感恩文化是在乡土人伦的脉络中发展而来。无论是“投桃报李”,还是“衔草结环”,都道出了感恩所拥有的“感激”与“报恩”的双重之义。所以,在清明节提倡“中国式感恩”,不仅充溢着情感,传递着记忆,更指向未来的行动。它将每一个个体与生俱来的良善激发出来,将感恩反哺的种子变成身体力行的参天大树,让人们懂得感恩,乐于回报,胸怀天下,共铸未来。
  
  文化之义:文化常在,民族不老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更是民族的根基与内核。作为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民族生命的延续基础,文化认同从精神层面回答了“民族是谁”的问题。从其内容结构来看,文化认同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元素、价值观、道德规范组成的金字塔,其根基就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节日凭借其体验式的仪式活动,变成了活在百姓之中的传统。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化,浸润着我们的生命,安顿着我们的心灵,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理念、思想、价值。尽管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有所传承与发展,节日依然可以满足中华儿女心中共同的精神追求。它依然可以凭借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记忆,塑造并点燃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慎终追远祭英烈文明祭祀倡新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