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领跑者”王广金:用马拉松精神跑出核电自主研发新天地

时间:2018-04-02 17:0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日报网 点击: 载入中...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记者涂恬)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被视为“中国制造”出海的一张重要名片,从最初的技术研发到最终落地投入实际使用,这一过程中凝结了无数核电人的心血与智慧,也涌现了众多彰显“工匠精神”的事迹典型,来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王广金以及他的“和·动力跑团”,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从零开始,打破核电关键技术国外垄断
  
  王广金,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二所副所长。2005年,王广金博士毕业,来到我国专门从事核动力系统研发设计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加入了核电电气贯穿件的研发团队。
  
  “我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是化工机械,05年来院里之前,院里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电厂有这么一类设备没有实现国产化,国外的要价又很高,技术上处于封锁垄断。当时就想要往这个方面去做。因此,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去做电气贯穿件。”王广金说,“我博士研究的课题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刚好这个设备更多的是要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做重大突破,因此我的研究课题比较契合这个攻关的重点方向。”
  
  
  王广金(中)在带领团队做贯穿件产品的性能检测。(摄影:中国日报网记者涂恬)
  
  由于电气贯穿件的研发无经验借鉴、无实物参照,且国外在此方面采取了技术封锁,因此王广金的团队只能完全“从零开始”摸索,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2007年盛夏,为了摸索研发工艺,在时间紧张、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王广金连续两个多月,借用某电缆厂生产线的生产间隙在夜间进行试验。白天设计,晚上试验,来回奔波,亲力亲为,清洗机器,打磨机轴,反复比对参数配比。为避免机轴冷却后包覆材料的残留,必须在高温状态下对机轴进行人工清洗打磨。一次,眼看一个滚烫的机轴就快从桌面跌落,王广金毫不犹豫伸出右手阻挡,上百度高温的机轴毫发无损,但王广金的右手虎口处却永久留下了严重烫伤。
  
  
  王广金(左)在带领团队做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检测(摄影:中国日报网记者涂恬)
  
  经历无数次失败,反复试验反复改进,2008年,也就是王广金投入电气贯穿件研发的第三个年头,在先后成功攻克了6大关键技术后,国产化核电电气贯穿件终于研发成功。除了实现从无到有、打破技术封锁外,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换代,目前国产电气贯穿件在技术方面还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造价更是只相当于国外产品价格的60%。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对我国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马拉松精神激励团队不断超越“不可能”
  
  在长期的工作中,王广金一直喜欢用马拉松的精神激励自己。在他看来,“跑马拉松”就是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他非常享受这种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感觉。他说,这一过程也正像是国产核电电气贯穿件研发历程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在带领团队共同开展电气贯穿件及其他核电技术研发之余,他还组建起了一支著名的“马拉松战队”,取名为“和·动力跑团”,并以“领跑者”的身份带领团队秉承马拉松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不可能”。
  
  
  王广金在进行仪控产品的调试。(摄影:中国日报网记者涂恬)
  
  “马拉松的特点就是距离长、需要耐力。此外,它虽然看上去像是一个枯燥的双脚交替前进运动,但却也是一个科学的运动,必须通过严谨、科学、细致的锻炼,才能练出跑马拉松的能力,”王广金说,“这一点在工作上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专注和耐力,没有科学的规划,没有严格执行的态度,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郑兰疆,2007年底加入电气贯穿件研究团队,是王广金的第一个徒弟。说起自己和师父一起在核电技术上攻坚克难的历程,他的感触颇多。他坦言,自己对师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在工作上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研发过程中,师父最常提到的要求就是‘事无巨细、追求完美’。整个研发团队后来都培养出了这样的一种工作氛围。”郑兰疆说,“一个印象最深的例子就是,一次我们负责编写一份规格书,里面需要写清楚产品的技术要求。当时我改了八遍,才敢交上去。整个团队的人,后来也都以给王所长审文件时能不被问住、问倒为荣。”
  
  同样是王广金的徒弟,2009年加入团队的陈青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加入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次负责撰写一份申报书。成稿之后,自己认为写得还不错。交上去后,王所长把我叫过去,我发现他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批注。然后,他一条一条地和我讲,不知不觉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方式,打造出了一种团队的精神。我们团队写的很多文书,现在都被当作范本来使用。”
  
  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马拉松精神,激励着王广金的团队向国产核电技术研发创新领域的“不可能”一次次发起挑战。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王广金带领团队,已经完成了电气贯穿件、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LBB泄漏监测系统、氢浓度监测系统、松脱部件及振动监测系统、棒电源系统、温湿度仪等一系列核反应堆关键设备的研发、产业化及工程产品供货。团队针对二代加、ACP1000/AP1000三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用电气贯穿件、松脱部件及振动监测系统、氢复合器等一系列关键设备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探索了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和重大技术革新,部分属国际首创,并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国防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工匠精神传承:要言传身教也要引入程序制度
  
  谈到自己最近入选“四川工匠”的经历,王广金也向记者分享了他对工匠精神传承的理解。
  
  “大家以前说工匠精神的传承,基本上说的都是精神传承和言传身教。但是在我们这样的企业,团队壮大了之后,除了言传身教、精神传承之外,我们也需要通过程序的指引、制度的约束,给大家营造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氛围,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团队的水平、气质和精神达成一致。”王广金说。
  
 
  
  王广金和团队成员们在一起。(摄影:中国日报网记者涂恬)
  
  王广金强调,在他看来,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方面,言传身教是必须的,同时也需要契合现代企业对人员的要求,加入程序指引和制度约束,让程序、制度与工匠精神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种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
  
  “我们所处的行业背景、核工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单纯靠经验来做事,”王广金说,“敬业、专注的态度是可以言传身教的,但是我们所在行业的技术关键、要点,如果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对于核行业来说是不允许的,所以需要加入程序指引和制度约束。”
  
  他表示,目前自己所在的团队,也正在程序指引和制度约束方面进行创新:“我们需要在质量控制程序、管理程序上,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引进来’,持续改进。今年我们在管理上就有一个举措,叫做经验反馈。在这个产品上出现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告知项目的其他团队,确保不要再有这个问题出现,并告知他们改进的方法和改进的效果。在管理上要进行创新,也要讲究精益化管理。”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解放军报评论员:凝神聚力共筑中国梦强军梦
  • 70年150个第一铸就创新中国梦——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
  •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
  • #发现最美铁路·助力龙江振兴#刘翰霖:百年老桥的“中国梦”
  • 为实现中国梦 凝心聚力再出发
  • 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我为祖国自豪 我为祖国祝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