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历史的长河里
时间自在自为地流逝
唯有通过人类文明
时间才会具有人文刻度
如果缺少人的行动
时间不过是
“逝者如斯夫”的自然变化

什么是“变”?
“变”字,旧作“變”
从攴,政教
变形为夊,顺从
从䜌,理乱
表示通过政教治乱
以“更乱为治”表示“變”
《周易•系辞下》有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翻诸史书
中国人
有着太多对于变的描述
比如“通时达变”
讲究做事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
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再如“风移俗变”
说的是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隽永如诗歌
有唐朝诗人刘长卿笔下的
“夕阳留径草
新叶变庭柯”
在平平仄仄间
感叹时间的变幻
变
是一种姿态
一种智慧

上个世纪70年代
在安徽阜阳一带
有这样一曲凤阳花鼓
泥巴房、泥巴床
泥巴锅里没有粮
一日三餐喝稀汤
正月出门去逃荒
一曲凤阳花鼓
一路北上乞讨
小岗村的贫困
正是当时中国的缩影

纸上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冬夜
一群农民歃血为盟
在一张破损褶皱的薄纸片上
按下了18个血红的手印
第二年小岗村便迎来大丰收
粮食总产13.3万斤
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
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

在《辞源》中
“变”与“化”相互呈现
变是化之渐,化是变之成
可见变属量变,化属质变
这是小岗村的“变”
它已从当初一百多人的生产队
变成全国十大名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8000元
他们甚至不会意识到
18个人托孤求生的变革
揭开了中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序幕
不变
也是一种坚守
一种信仰

诗人屈原
早在《离骚》中倾诉
固时俗之流从兮
又孰能无变化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时俗本来就是随波逐流
谁又能真正坚守本心不变?
……
就算是身体被肢解也不改变理想
我的心哪是刑罚所能改变的!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千帆过尽,不忘初心。
40年的时光已然过去
从为了吃饱饭而奋斗
到期盼有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
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

受屈不改心
然后知君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
任何国家变得富强
都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
寻求平衡
中国为求富强而变
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机构改革正在进行
乡村振兴正在实施

在历经苦难后
需开拓创新、寻求变化
在享受生活后
要坚守本心、善待世界
尘世喧嚣
有时候我们要
审时度势
应时而变
但
对家人的亲
对朋友的情
对国家的爱
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永远不能变
初心
永远不忘!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