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入置换的3D生物打印血管。
康裕建教授的研究开创了血管疾病治疗新纪元。
大西北网讯 一个惊人数据
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超过17亿人,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
一次成功实验
破解人工血管内皮化难题,每年至少有一亿人需要这样的技术
一项重大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案例,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将会应用于人体
一生潜心积累
康裕建教授至少做了20年积累,投入的时间无法用长短来衡量
12月11日,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实验宣告取得成功,引发轰动。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困扰临床半个世纪的人工血管内皮化问题成功找到解决办法,为全球超过17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12日晚8点40分,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一家酒店大堂见到了猴体实验的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教授、蓝光英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康裕建。彼时,他正在与两位分别从北京和成都赶来的专家探讨大健康产业的问题。年近六旬的他,脸上不免露出一丝疲态,偶尔也会摘下眼镜揉一揉脸部。
“我13日要赶到昆明,14日有一个大健康产业论坛,我要在论坛上做报告。”康裕建十分忙碌,在他的脸上,看不到多少成功的喜悦,有的只是一位科学家的严谨和坚毅。
实验意义
“开创了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纪元”
截至2016年12月1日,已对30只恒河猴进行3D生物打印血管体内植入实验,实验动物术后存活率为100%。康裕建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只有简单的三句评价。“这次实验的成功,开创了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康裕建说,人工血管已经出现了半个多世纪,但人工血管再堵塞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3D生物打印血管彻底解决了人工血管内皮化的问题,不会发生再堵塞。”康裕建说,实验的第二个意义便是,“开启了3D生物打印在医学应用的新纪元”。康裕建说,实验成果的意义还在于,开创了干细胞领域的新方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7亿人,占到了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现在从全球来看,每年至少有一亿人需要这样的技术。”康裕建告诉记者,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将会应用于人体。
直面质疑
“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有用没用”
康裕建的好友,同样是海外留学归来的机械工程专家、北京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夏颖奇直言自己是个质疑派。“我刚开始听说这件事时就乐了,”夏颖奇当初曾断定,“这事几乎没有可能”。
尽管已是赫赫有名的行业专家和教授,但夏颖奇仍然称呼康裕建为“康博士”。“康博士2009年回国后,我们在2010年就认识了,而且一直保持着联系。”夏颖奇说,他一直关注着3D生物打印血管每一阶段的成果,自己也由质疑转变为笃定。
“在生命科学和3D生物打印领域,有很多人在研究,但还没有明显的成果。”而康裕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夏颖奇看来,“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未来不可限量”。
实际上,康裕建遭到的质疑远不止于此。“3D打印应用于医学领域后,大家都在质疑,认为这就是一个噱头,能有多大用处?”康裕建说,自己从来不在乎被质疑,“我做这件事成与不成不是质疑能说明问题的,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有用没用。”
转化研究
“四川的猴子和年轻人把我留在这里”
康裕建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的正教授和该院消化道与肝脏疾病基础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康裕建回到国内,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开展全职工作。说到选择留在成都的原因,康裕建归因于这里的猴子和年轻人。
“我所做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此前在美国用小鼠做的实验,希望能用到人的身上。”康裕建告诉记者,但实验不可能直接从小鼠跳到人身上,中间要有过渡,“就是猴子”。“四川有很丰富的猴子资源,全世界最好的猕猴就在四川,而且只有华西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是唯一允许用猴子合法实验的单位,可以满足我做转化研究。”他说。
但仅仅是猴子这一个因素,还不足以让康裕建留在四川。另一个促使康裕建留下来的原因是四川的年轻人,“在现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这里的年轻人还能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就把我牢牢地留在了这个地方。”
康裕建曾经调侃说,自己没有生在四川是一种遗憾,但要在四川找一块墓地留给自己……
有一说一
建言研究者
“积累很重要,不要急于发表文章”
3D生物打印血管在恒河猴体内实验的成功,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同时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临床应用,这无疑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但实际上,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
对此,康裕建认为,当前国内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就是“不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比如3D生物打印血管实验,在外界看来是一件很轰动的事,但我至少做了20年的积累,在此期间我没有发表一篇文章。”康裕建说。
康裕建告诉记者,自己研究3D生物打印,“投入的时间无法用长短来衡量,这是我一生的投入”。在别人看来,只是一项科研成果,但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现在有些年轻人从学校里出来,什么都不懂,没有足够的积累,只想快发表文章,思考还没有成熟就发出去了。”康裕建说,因此,有很多人,“这一辈子发表了很多文章,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也就很难有可以进行产业转化的成果。
告诫留学生
“回报家乡,首先要有回报的本事”
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留学的康裕建,如今是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他的老朋友夏颖奇说,他们这一批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来后,“看重的是实现个人目标和对社会的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对于这种现象,康裕建有自己的看法。“出国在外的人总有报国情结,不管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之常情。”康裕建说。
但是,至于能不能回报家乡,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就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不然出去了又回来了,拿什么回报家乡?”康裕建说,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回报家乡的机会。所谓机会,就是看家乡需要什么,“家乡没有水渠,我回来修一条水渠,这就是机会。”(记者董兴生)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