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糯米除了可做元宵还有这些妙用!

时间:2016-02-22 07:44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全家团聚,围坐一堂食用元宵、汤圆的日子。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这种传统美食在中国北方被称为元宵,南方称汤圆。原材料都是糯米粉和馅料,叫法和做法则不尽相同。

    事实上,糯米除了被制成汤圆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使用方法。

---------- 食用 ----------

 

 

    糯米制成的各色食品,常带有甜糯的口感,受到各地群众喜爱。包括粽子及各式甜品在内,糯米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醪糟

    醪糟经糯米发酵而成,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

    不仅可以作为饮料直接食用,也可作为调料制成醪糟汤圆、醪糟鸡蛋等。

 

    糯米籺

    在广东茂名,糯米籺是最具有地方年味特色的代表,可以说“无籺不是年”。也只有在粤西你才能尝到“籺”的味道。“籺”是用糯米碾碎成粉末,捣糊擀平,包入各种馅料然后蒸煮而成。

 

 

 

    糯米粑

    也称糍粑,有白糍粑、豆糍粑等几种。制作糯米粑,是先把糯米淘洗好,浸泡一夜,捞出来滤干,用甑子蒸熟,用粑槽或石碓槌捣至完全没有颗粒,把它捏成拳头大小的圆个儿放在竹筛上压扁即成。有的人家还在糯米粑上印制各种红红绿绿的图文,如“新春快乐”、“吉祥如意”以及花草图案等,颇具文化艺术色彩。

 

 

 

 

    越南Banh Chung

    Banh Chung(方粽)是由绿叶包裹糯米、豆子、猪肉等蒸12小时以上制成的越南传统小吃。据说常在春节或雄王节(阴历3月10日。雄王节的意义相当于中国人祭拜黄帝,越南人视雄王为其祖先)制作,以祭拜祖先,表示孝顺之心,以及饮水思源的传统。

 

 

 

    日本最中

    最中是糯米制成的薄皮中夹有豆沙馅的一种和果子。它出现在江户时代,最初是圆形,象征十五的满月,当时叫做“最中月”。后来随着时代变迁,这种点心的外形不再局限于圆形,名称也简化成“最中”。

 

 

    日本大福

    最初的大福个头大,馅料是小豆+盐。大福外形圆滚,与鹌鹑相似,当时也被称为“鹌鹑饼”,又因鹌鹑腹部胖,也叫“腹太饼”。

    现在,大福的馅料越来越多样,除了传统的红豆馅,草莓大福、奶油大福、布丁大福等早已为人熟知,而糯米则仍是最常见的外壳原料。

 

 

 

    【糯米甜品食用宜忌】

    糯米的缺点是难消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丁洋医生提供了两种改善消化的方法。

    其一,麦芽。麦芽一般是指发芽的大麦,因其含大量淀粉酶而具有助消化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消化淀粉类食物。因此,食用糯米时喝些麦芽水,有助消化。

    其二,山楂。山楂不仅酸甜味美,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专于消肉食积滞的上品。

    此外,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以及老人和儿童不宜吃糯米食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吃糯米食品也不能随心所欲,尤其忌讳在吃完糯米后进食冰镇啤酒、冰饮料、冰激凌等冰冷食物,否则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如恶心、呕吐、急性胃肠炎等。

 

 

 

---------- 药用 ----------

    糯米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补肺气,养胃津。

    《本草纲目》中记载,“糯米甘温无毒,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疹”,是临床上的常用粥药,临床常用来治疗消渴、多尿、自汗、泄泻等症。

    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糯米食疗有良方】

    ●粥疗

    粳米、糯米或者把粳米、糯米加上其他食物或中药煮成半流质,经常食用可以调养身体、防治疾病。这种传统饮食方法,即为“粥养”或称“粥疗”。

    我国民间流传的“神仙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3天内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神仙粥具体做法和用法是将糯米50克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l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3至5次,感冒就会痊愈。

    ●治疗皮肤病

    糯米浆外刷治疗带状疱疹为民间验方,临床观察证实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效果好,疱疹迅速干涸结痂而愈,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酿而发之”,“缠蛇丹毒,糯米粉和盐,嚼涂之”。

    ●胃痛

    糯米乌鸡姜方可治疗虚寒性胃痛。中医辨证虚寒性胃痛以胃痛绵绵,得食则减,喜温喜按为特点。治当温胃和中、散寒止痛。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乌骨毛鸡,味甘性温,入五脏诸经,主虚羸折伤痈疽,及心腹恶气”;生姜辛而甘温,气味俱厚,益脾胃,散风寒,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治腹痛、冷痢,且三味均为美食之品,合而为温健中焦之食疗方,每日食之,对虚寒胃痛颇有良效。

    ●自汗

    肺气不足,常常自汗。食用糯米,有收汗功效。根据《本草纲目》:用糯米和小麦麸同炒,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用米汤送服,治自汗不止。熬制黄芪糯米粥,更有良好的补气收汗功效。取蜜炙黄芪30克,加水煮沸20分钟,除去药渣,放入糯米30克,煮到米烂熟。吃时再加适量白糖。

 

---------- 建筑 ----------

 

    糯米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食用价值上,旧时人们还会利用糯米加固城墙和堤坝。

 

这是2015年9月12日拍摄的“糯米大坝”。新华社记者 王广壮 摄

    河北省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南有一段大运河古建水利工程设施遗存。历史上,大运河华家口村段多次决口,1911年(清宣统三年),时任景县知县的王为仁主持修建这段大坝,用三七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增加了韧性,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大运河华家口再也没有决堤受灾的记录。当地百姓称其为“糯米大坝”。因为此段大运河基本没有改变航道,且坝体所用建筑材质较好,华家口夯土坝基本保留了遗迹原貌。(综合新华社、南方日报、北京晚报消息)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