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3月4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3个月前,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北京大施外交手段,极力促成与该地区进行经济和政治合作的宏伟计划。总部在伦敦的商业银行Grison’sPeak研究发现,此次会晤后,中国向中东欧国家承诺的投资和贷款总额已超过190亿美元,规模大于以往双边经济合作中的任何时期。2013年全年,中国与中东欧共签署222亿美元的贷款和投资协议。
但正如一句中国俗话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乌克兰革命给中国政府提出一系列难题,因为北京方面与被罢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府拥有“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的中东欧战略中,乌是个关键部分。190亿美元的投资和贷款协议中,80亿是和乌克兰签署的。
从中国的角度看,乌克兰有几大价值。物流上,乌是西欧通往中国巨大市场的大门。乌的农田有助于保障中国粮食进口,中乌已制订庞大农田租赁计划。两国军事关系密切,乌克兰帮助中国制造战斗机发动机,双方还根据战略伙伴协议在其他项目上合作。出于诸如此类的原因,早在去年底承诺投资80亿美元前,中国就已向乌提供约100亿美元贷款。目前关键问题是,乌克兰革命会对这些商业安排及中国加强与中东欧联系的全面计划造成多大影响?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教授拉纳·米特表示:“我认为乌克兰局势的变化不太可能显著影响中国的投资政策。中国不像俄罗斯那样对乌存在意识形态因素”,“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鼓励别国照顾它的安全和贸易利益,而非高度关注这些国家的政府形式本身。”
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与北京在亚努科维奇政府遭遇抗议期间的微妙外交立场相吻合。中国外交部两面下注,一方面支持乌克兰当局“维护稳定”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表示尊重“人民的选择”。
SinocismChinaNewsletter新闻简讯的作者利明璋表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保护自身在乌的经济利益,但北京会小心行事,“北京不愿意在此事上与俄起冲突,也不希望西方在颜色革命中获胜。”
分析人士表示,亚努科维奇政府与中国建立的战略关系的紧密性存在疑问。这方面主要取决于乌新领导人的态度,而非中国政府。但在其中东欧战略的其他领域,中国并未表现出放慢脚步的迹象。▲(作者金奇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新兴市场主编,何黎译)
(责任编辑:鑫报)